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孤独冠冕》正文 第三十七章 永劫孤独
    ()  “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有泥土伴随,

    那是永恒的相会;

    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有时光伴随,

    那是永恒的离别。”

    轻声念着阿多尼斯的一段诗句,季木拾级而上,不断前行。

    在这通往高天的路途之,时空的概念逐渐淡化、模糊。

    一步之遥,便仿如相隔永久……

    存在于他的脑海之的……唯有深深的孤独。

    也许,这段路径便是炼狱外界——由海滨通往炼狱山门的路。

    徘徊于炼狱外界的灵魂,或是要于山门外等待十倍于他被放逐的年月,或是要承受与他在地上的寿命相等的时光的孤独……

    这便是要入净界的魂灵最初面临的试炼。

    这试炼名为“永劫孤独”。

    漫长到近乎永恒的重复……

    一刻不停地迈步行走……

    这罪罚并非凡俗所能承受。

    时间一久,就连思维也会被这无尽的循环所吞没,化作虚无。

    人类的位格不足以容纳永生的孤独。

    若要长存亘古,灵魂便需达到近“道”的程度。

    而“道”即是“法则”,超然在上,无欲无求。

    在但丁的《神曲·炼狱篇》,神对等待于山门外的罪人的灵魂并未如此苛求。

    祂要求它们等候,但却免去了它们的孤独之苦。

    书如此形容它们似羊群般相互扶持,一道行走:

    “正如小绵羊走出羊圈,

    先是一只随后则杀两两,

    其他小羊则是怯生生地低垂双眼和嘴脸;

    头一只怎样做,后面的羊就跟着学,

    它们紧随在它身后,驯顺温和,

    一旦它停步不走,它们也跟着做,尽管不知为何。

    这时,我看待那群幸运的鬼魂的头一批也正是如此,

    他们移动身子,向前迈进,

    面容谦卑,步履庄重。”

    可季木和女孩所承受的试炼要比此还严酷得多……

    它要求他们的“心”达到足以承载永生的孤独。

    这最初的考核,比起其后的涤罪,在难度上可能丝毫不弱,甚至犹有超出。

    因为永恒的孤独意味着永远处在生与死的夹缝之,大脑化为混沌,但又并非全然的虚无……

    这比于地狱永世受苦还要更加难以承受。

    疼痛,能够让人意识到存在着的自我。

    孤独,却会使人沉入无底的归墟之洞。

    而如果……他克服了疼痛,又不畏于孤独,便如阿多尼斯的诗歌所说:

    “世界让我遍体鳞伤,

    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

    向我袭来的黑暗,让我更加闪亮。

    孤独,也是我向光明攀登的一道阶梯。”

    在恒久的踱步之,季木陷入了沉思,于孤独体会这世间的万物。

    万象的真理恍如渐渐涌入到他的脑海之。

    “孤独是一座花园,

    但其只有一棵树。”

    他说。

    此刻,他宛若成为了那飞驰着跨越阶梯的登高者,成为了那山巅之树。

    这棵树孤单单地站在这里的山坡旁,它高高地向上生长,超过人和兽。

    即使它想说话,它也找不到理解它的人:它长得这样高。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