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创世三部曲之修真帝国》正文 第十八章 娄国风俗
    万家商队众人跋山涉水已有半月有余,近日已经入得娄国境内。

    早就听闻娄国地势崎岖,山路蜿蜒曲折,但顾天怜实际身处当中的时候,才知道这世间的地势居然可以陡峭艰险至此。陆镇地势在梁国中已属于崎岖,可和这娄国境内相比,当真是小巫见大巫。

    万家商队所行的虽然是官道,但是所见之处到处是山挨着山,峭壁临着峭壁,山路十八弯已属常事。有时候身前身后的人和马车明明距离顾天怜才数步的距离,但是他却因为崎岖山体的遮挡而看之不到,好似他一个人行走在道中。有时候山头就在眼前,商队众人还是得随着路径七绕八绕,等到了山顶往下一看,山脚边走过的道路就在身旁不远处,只是相隔不小的高度。有时候宽度刚好够一辆马车通行的道路一侧就是百丈悬崖,赶马的车夫还得使劲挥舞马鞭催促马匹往陡坡上卖力拉动马车,看得顾天怜那是一个惊心动魄。

    刚进入娄国境内时,顾天怜还常常惊讶于地势险峻,道路难行。每每他看到一座陡峭的山头横在身前,道路随着山体左拐右绕,心里想着这该是最难走的路了吧。过不了几天,更加高峻的山岭,更加坎坷的道路又出现在他眼前。还没等他多加感叹,再险峻些的山峰又映入眼帘。如此被反复刷新着认知,顾天怜都麻木了。

    每当商队行进到高山陡坡前时,在最前头负责探路的随行护卫都会先赶到山顶,在一显眼处挂上一大块红绸布。等商队通行过后,护卫才将红绸布取下。第一次看到这举措时,顾天怜大感新奇,询问万长山适才得知,这是因为道路险窄无法容纳两辆马车并行,如果商队走在山路上时碰到对面驶来的马车,白走了冤枉路不说,而且由于掉头不易,双方还容易发生争执冲突。所以出行在外的商队在通过一些险窄的路段时,都会先在显眼处挂上红绸布,示意这条路已有马车在过。这时候如果碰巧对面也来了商队或者马车,看到红绸布后就会在山脚处等候,让挂置绸布的商队先行通过。这也是道上的规矩。

    商队东家万长山在路途中和顾天怜时常谈起娄国的风俗民情。虽说在经营客栈时,顾天怜常听各地的走商说娄国风俗独特,百姓质朴彪悍,但实际情况他了解得不多。所以顾天怜屡屡被万长山绘声绘色的讲述惊讶得瞠目结舌。

    娄国地势如此崎岖不平,耕地自然少得可怜。虽说娄国百姓也能像陆镇耕户那样开辟梯田,但数目着实有限。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还是靠上山猎取各种飞鸟走兽和采摘各式野果野菜,并非像梁国那样依靠种植农作物。这一本质上的不同,导致娄梁两国的风俗民情差距颇大。

    娄国的男子常年游走于崎岖的山林野地打猎,所以个个体格强健。在打猎中娄国男子不时遭遇猛兽与之搏杀。这种生活方式使得他们极为崇尚武力,也养成了他们矫勇好斗的性格。娄国成年男子在家中地位颇高,个个都是说一不二的主。虽说在梁国也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习俗,但梁国男子在家中的威势比之娄国男子可就大大不及。

    娄国百姓日常出行经常行走在山林里。俗话说:望山跑死马。往往在两个山头的人望见彼此的身影时,真要跑到对方身边还得需要半天时间。所以出门在外时,娄国百姓之间的交流常常要靠大声呼喊,因此他们大都嗓音洪亮。在山林中人的视线受阻,彼此交流不便,同行的人一不留神就容易走散了去。所以娄国百姓行走在山林间时,喜欢边走边唱歌。这样既能确定同伴的位置,又能疏解翻山越岭时路途中的烦闷。

    因为上面的原因,娄国国民喜歌,而且个个都是好嗓门。在娄国各地,下到刚学会说话的幼儿,上到掉光了牙齿的老人,无论男女老少,人人张嘴就能给你唱上一曲。在娄国不少地方,百姓日常碰面以唱歌的方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