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48章:还有摊丁入亩
    “有何问题?”

    陆陇其问道。

    其他人只是从华夏月报的报道中看出“永不加赋”带来的令人好处和影响,还没发现其弊端。

    周显不同,他是穿越者,学过历史课,知道更多东西。

    “永不加赋施行后,必然出现新增人丁不征税,旧额人丁不减税的矛盾;而且,新增人丁很多,用谁来补充旧丁缺额?”

    周显一本正经道“比如,杨兄家里新增人丁多,只用缴纳固定的人丁数的丁银便可,但有人家里人丁却减少,不能满足固定人丁税的数,就让杨兄家多出的人丁来填补……这样,杨兄家肯定会不满意吧?……凭什么让你家来承担?……诸如此类的问题,会越来越多。”

    闻言,众人一愣,陷入沉思。

    片刻后,杨成明无奈道“如果真如此,我家肯定不乐意。但,朝廷这般规定,谁能反抗?”

    其实杨成明觉得无所谓,反正他家里还算有钱,不差那一点人丁税。

    “不患寡,而患不均。长此以往,恐怕会出问题。”

    潘柽章意识到问题的根结,恍然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潘兄,怎么了?”

    众人疑惑的看着潘柽章。

    “呵呵……”

    潘柽章轻笑道“你们应该没注意到,报纸上关于“摊丁入亩”的讲解。之前我也没想到这一点,经周显兄弟一说,才恍然。”

    他停下来,指着报纸,又道“你们看,摊丁入亩,就是将人丁税分摊到田地中,与田赋一起征收。而永不加赋,则是为摊丁入亩做铺垫,然后摊丁入亩解决永不加赋带来的问题,两者相互相成,相得益彰啊,甚妙,甚妙!”

    潘柽章是突然明白了两者间的互补关系,对此称赞不已。

    “相互相成?”

    除了周显,其他六人是半懂半不懂。

    “的确如此。”

    周显早知道,开口说道“摊丁入亩,实则是将永不加赋后,固定的人丁税摊入田地中。田多则税多,田少则税少,无田则于税。如此一来,无论将来一户人家的人丁是增加还是减少,都不影响人丁税的征收,只要根据田地多少征收便可。”

    “周显兄弟,看得明白。”

    潘柽章对周显高看了几眼,没想到对方有如此深刻的见解。

    “原来如此!”

    众人明白了,纷纷开始看报纸上的报道。

    ……

    华夏帝国,继承了前明的税法,也就是张居正的“一鞭法”。即部分丁银摊入田亩征收,部分丁银按人丁征收。

    一开始明代的一条鞭法,实行的不够彻底和普遍,丁银和田赋仍是两个税目。随着土地兼并的进一步发展,穷丁、无地之丁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按丁征收丁银,贫苦农民就会无力承受,这不仅使国家征收丁税失去保证,还会由于农民畏惧丁税流亡迁徙、隐匿户口等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到明末时,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丁随地派、均丁于地”的赋役改革。

    如今在华夏帝国,即将施行的摊丁入亩,算是对“一鞭法”的继承和发展。摊丁入亩后,地丁合一,丁银和田赋统一以田亩为征税对象,简化了税收和稽征手续。

    这次对赋役制度进改革,基本上分为两步一是规定以华夏一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新增人丁,不再加收丁税(即“永不加赋”)。

    由于丁银额数固定化,农民的负担相对减轻,这样既减少贫民逃亡,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为日后的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