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四百六十章 崭露头角
    奥斯在寻求陈纳德的支持,而且陈纳德此刻也继续来自各个方面的支持,奥斯手中握着一张可以扭转形势的王牌,那就是新组建的联盟远征军,岌岌可危的英帕尔和加尔各答的英军急需联盟远征军的再度配合作战,说得明白一些就是需要联盟军队进攻缅甸,吸引中亚军大队回援,减轻印度战场上的压力。

    奥斯微笑着向陈纳德描绘了一个赶走史迪威,由陈纳德出任联盟战区总参谋长的美好前景,陈纳德有些迷惑不解,虽然之前齐扎克公爵很隐晦的和他谈过了摇更换史迪威的想法,但是却没提到过自己接任联盟战区总参谋长一职?陈纳德对于这个职位可谓是心仪许久了,但是无奈资历、人脉都不足以,只能想想作罢!

    当134年6月,史迪威以联盟战区总参谋长的身份要求陈纳德接受指挥的时候,陈纳德并未有什么反应,毕竟史迪威在名义上是他的上司,二当时他还是美国基地陆军航空部队的一名上校,由于战争的扩大的缅甸盟军的大失利,一个月后他才破格被提升为少将,而史迪威的起点则是陆军中将,来自参谋长联席会议,美军的指挥中枢。

    而当史迪威因为印度战事的需要想直接接管第十四航空队指挥权的时候,陈纳德终于忍不住爆发了,其实大家都明白,齐扎克公爵在致力赶走史迪威,而史迪威则在国内呼吁减少给联盟的军援,公然职责齐扎克公爵政府等等举措!

    虽然罗斯福只是给予关注,但是史迪威却没意思到他是在自掘坟墓,他的所作所为已经超出了一个将军的范围,他的论调与罗斯福恰恰相反,这是让罗斯福最不能也无法接受的。

    齐扎克公爵与罗斯福都是政客,而史迪威则是一个标准古板、固执的军人,军人和政客之间自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难以调和的矛盾,双方互相看着都不顺眼,尤其在联盟这样一个国情特殊的国度中,堂堂盟国派驻联盟战区的所谓总参谋长却常驻印度?这本身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衡阳大战在最紧要关头,史迪威鼓动英国基地的人向罗斯福施压,调走了第十四航空队和第二十航空队,借以向齐扎克公爵施压,意图十分明显,那就是让你看看我的厉害!

    其实史迪威并不了解联盟的国情,也不了解齐扎克公爵,他的施压正好给尚在犹豫不决中的齐扎克公爵借以下痛决心。

    最后奥斯私下里与陈纳德达成了几项私下协议,包括加大驼峰航线的运量,无论战事发展如何变化,必须保证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制空权,而全部条件的代价是奥斯动用一切能量,帮助陈纳德谋取在陈纳德看来可望而不可即的联盟战区总参谋长一职。

    对此,陈纳德欣然同意,因为这一些都是以他成为联盟战区总参谋长去履行的,如果他无法成为联盟战区总参谋长的话,他的这些承诺中的比如加大驼峰航线的运量等根本不在他的职权管辖范围内,所以他亦无义务,这显然是个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双赢的局面。

    结束了与陈纳德十分愉快的谈话后,奥斯驱车前往位于昆明郊外的总装备一厂,检查组装和维修情况,装甲车辆不多的联盟远征军,只能拼命提高车辆的完好率,比起空军机枪不响就枪毙机械师那不近人情的铁规定来说,维护、保养装甲车辆的任务亦是不轻。

    路途中奥斯闭目养神,他十分明白,罗斯福其实是在用驼峰航线卡联盟的脖子,即饿不着,也吃不饱,想吃饱如何?打通滇缅、印缅公路,那样大量的援华物资就能够顺利的进入联盟,而以联盟军队的现状,如果真的血拼中亚军缅甸方面军,恐怕就不简简单单是“伤亡惨重”四个字足以形容的了!

    驼峰航线每月可怜的一万余吨运量和这条航线的满载负荷10-15万吨简直是天壤之别,135年9月,美国基地陆军航空运输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