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一千零二十三 魏帝国逐渐的正常化
样的口号之后,农民们都被调动起来了。

    这一政策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虽然赋税比例一直都在降低,但是魏帝国的农税收入一直都在增长。

    农民们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小农经济开始焕发全新的活力。

    因此,越勤劳越肯干的人就能得到越多的收获,生活就会越变越好,不仅可以吃饱,还能吃撑,不仅能吃撑肚子,还有剩余。

    剩余逐渐累积起来,就会变成一笔不小的财富。

    随着时间推移,这笔财富逐渐积累,就会越变越多,就会给农民进行日常消费的底气。

    而根据临淄营的调查显示,的确是这样的。

    然后,郭某人颁布了扶持小商小贩小本生意的经济政策。

    之后,又命令财政部和民政部派人下乡,到处宣讲这一政策的要点。

    比如政府会扶持农户家庭的多余劳动力做小本生意,开个小店铺,操持一下邻里街坊的生意,或者去交通干道沿线卖吃的东西。

    反正用家中多余的劳动力操持一下小商业也算是合理利用劳动力,赚点零花钱也好。

    凡是这样做的,起步三年内都可以免缴商税。

    郭某人又下令财政部学习吏部,在各州郡安排分部。

    根据朝廷政策标准,对有意操持小本生意的民户进行审核,条件达标的,可以给与无息或者低息贷款,对小本生意进行扶持。

    这一政策完全由中央推行,不受地方政策干预,主导权在财政部,地方政府不得干预中央财政部的扶持计划。

    郭某人提出这样的政策,以此支持民间小本商业的发展,从最底层开始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把经济盘活,让经济繁荣起来。

    当时朝中还是有很多官员对此表示不理解的。

    他们不知道郭某人从国库里掏出这样一笔钱散到民间去到底是为了什么。

    不怕打水漂吗?

    用来给大家发福利不好吗?

    每个官员心里都觉得怪怪的。

    因为以前没有皇帝这样做过。

    虽然郭鹏也做过很多以前的皇帝不曾做过的事情。

    郭某人也不打算现在和他们争论,到时候,直接拿财政收入报表进行讨论更加合适。

    延德元年以来一直到延德四年,虽然战争还在不断进行,但是总体上来说,魏帝国的核心区域,中原与河北已经安定下来了,人们开始过上正常的生活。

    随着这一波扶持而出现的旅店、酒肆和民间小商铺也的确开始了繁荣。

    因为郭某人的扶持,也有很多官员开始盛行休沐日的时候叫上三五好友去酒肆吃顿饭喝顿酒交流感情的行为。

    尤其在寒门官员群体里非常盛行。

    而在地方上,黎庶出身的低级官吏更加盛行前往小酒肆里吃点小菜喝点小酒。

    同样,也有部分士族官员不畏同僚异样的眼光,大胆的选择前往酒肆享受新鲜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