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一千零二十三 魏帝国逐渐的正常化

    不仅如此,还想方设法割豪强士族的韭菜。

    只要是他的统治力所能覆盖的地区,反正是一个也不落下,全心全意的压榨,从他们身上获取统一战争进行下去的资本。

    同时,因为郭某人消灭了中间商,最高权力直接下乡,打通了上下渠道,所以获得的粮食数量也远超郭某人自己的想象。

    郭某人原本以为自己得不到太多,所以才把赋税比例设定的很高,只是不让农民饿肚子的程度而已。

    但是落到实处之后,他发现获得的粮食实在是太多了,比预计的多了将近四成。

    于是他才真正意识到民这个阶层在皇帝和黎庶之间到底榨取了多少好处。

    最艰难的创业时代过去之后,郭某人其实就已经开始逐渐降低屯田民的负担,开始逐步增加他们的口粮,用各种政策和奖励条件变相的给他们降低负担。

    不过因为穷怕了,所以赋税比例一直没有下调,时刻为之后的善后战争做储备。

    整个郭魏政权在郭鹏称帝之前都还是一架标准的战争机车,十分犀利高速的运转,碾碎了所有挡在郭某人面前的军阀。

    而真正落实到政策层面的减税计划,还是在延德元年以后开始的。

    为了单独获取这份人望,不让这份人望被汉帝国的遗老遗少们吹捧给刘健,郭某人也是煞费苦心。

    意识到长期维持高税率的屯田政策的不可持续性,郭某人开始制定政策,把屯田民缴纳的赋税比例逐步下调。

    收走的更少,留给农民的更多。

    战时经济模式逐渐放松,逐渐给农民松绑,不再从他们身上榨取过多的赋税,以此给农民以一定的经济实力,回归正常的经济政策。

    然后慢慢的把郭魏帝国这架强悍的战车停下来,走上正轨,开始缓缓的,正常的前进。

    战时经济政策是不能长久维持的,人忍受压榨的程度也是有极限的,任何一个统治者都不应该挑战这种极限。

    否则用不了多久,郭某人就要开始镇压农民起义了。

    因为知道,所以从屯田制度运行以来,郭魏政权下辖的领土上并没有发生过哪怕一次农民起义,郭某人称帝以后也是如此。

    把战时经济政策一口气放开肯定不行。

    各种配套政策也需要时间去调整,不能骤然给战争机车踩下急刹车,要缓缓的降速才行。

    而且缓缓放开,也能长期不断持续的获得民心,有助于魏政权的统治深入人心。

    于是从延德元年以来,屯田民们借着郭某人的政策扶持,逐渐的少交了不少赋税。

    郭某人的宣传口号也发生了改变。

    从努力屯田吃饱肚子到多种多收,开始号召农民们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而努力耕种,收获越多,赚得越多,因为朝廷的赋税正在降低。

    以此激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于是从延德元年开始,虽然各种小规模天灾没断过,但是在降低赋税比例的政策推行下去之后,政府收缴上来的赋税并没有降低,反而还有不断的小幅增加。

    原因就在于宣传口加大力度宣传,让农民意识到他们不再是为了一口饭而耕种田地了。

    皇帝陛下怜悯他们的生活艰难,改政策了,开始降低上缴比例了。

    以后你们耕种的越努力,收获的越多,而朝廷收走的却会越来越少,这样一来,你们自己拿到手里的就越来越多。

    所以越勤奋越努力,就越能吃得饱,还能吃的撑。

    想着吃撑肚子而努力吧!

    朝廷喊出这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