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22.第二十二章
轻勾了勾它下巴上的软毛,小猫舒服地眯了眯眼。

    她担忧道:“这么小的猫儿该吃什么呢?”

    周管家听了答道:“这姑娘您不用担心,每日厨房里都备着些鲜鱼汤,或是晒置的小鱼干、小虾米,您让丫鬟们拿鱼汤拌了饭喂给它吃就行了。”

    黛玉点了点头记下,又摸了摸小猫背上的毛,顺便轻轻点了点它的脑袋。猫崽伸出粉嫩的爪子搭在黛玉的手指上,脑袋凑近蹭了蹭她。

    黛玉给它脖子上系了一个小铃铛,又同丫鬟给它做了几件小衣裳,此又是后话了。

    -

    林如海前些日子给宝玉出的题乃是出自《中庸》的“武王缵太王、王季、文王之绪”。这日他拿了宝玉作的文章细看,而宝玉则恭敬立于下首等着林如海的点评。

    林如海先看宝玉如何破题,定睛看去,只见宝玉写道:“惟圣人能继先业以成武功,故能得声誉之盛,而备诸福之隆也。”

    这话的意思是:只有圣人即题中所提到的武王能够继承祖宗基业,修德行仁才能天与人同归,继而一统天下。

    林如海暗道:这题破得还不错,以圣人二字代武王,不曾犯考场上的忌讳,也不曾理解错误题目的真意。

    他接着往下看去,宝玉的承题是这样答的:“夫前人之所为,后人之所当继也。”将圣人继承先业的题中之语引向自己所要谈的后人之说,还算巧妙。

    林如海一连看了宝玉所作的起讲、如题、多个二比同最后的大结,他摸了摸胡子十分满意,看来宝玉已经熟练掌握了文章技巧,缺点唯有多个二比逻辑递进还不够严谨。

    林如海轻咳了几声,唤宝玉上前,指着他文章中的缺漏处同他细讲:“你看,你这篇文章的破题、承题,乃至后来的原题、起讲、入题都写的不错,准确把握了题目的奥义,说明你已经体悟了圣人之言。这样很好。”

    “可你接着往下看,八股文十分讲究起承转合,四股之中需要用到反正虚实,再结合深浅如此一一道来,方可做到我一开始同你说的‘令人一步一止而有九叹息也’。”

    “你如今文章读的少作的也少,故词藻魄力同格局俱比不上那等浸淫此道多年的举子。不过这也无须担心,你能写出这样的文章,童生试应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再多练上几个月,也能熟练写出文章后半段了。”

    林如海说着,又给宝玉布置了几篇题目,让他拿回去一一作了再交给他看,又嘱咐他多看文章勤思考,如此才能言之有物。

    宝玉一一仔细听了,后道:“姑父说的话侄儿必定牢记在心。”说着,宝玉自衣襟夹层内掏出一封信递给了林如海。

    他道:“这是侄儿写给京城中家人的话,当日离京原是同老太太说过年便回去,如今忙着准备明年二月的县试,少不得要提前打个招呼,也让老祖母遣几个熟悉金陵的仆人,日后好安排考试的住处。”

    林如海听了笑道:“你们家原就在金陵有宅子,提前让人打扫好了应该就无碍了。这信你放在我这儿,赶明儿遣人上京送节礼一同给你带过去。”

    宝玉应了个是,把信给了林如海,后拿着几篇题目又回屋仔细研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