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卷III-2 返京之路(X)(上)
    返京之路(x)(上) 金玖傍晚在去京城的船上又收到了骆家镇上金家酒坊伙计带来的千花的信,请他查唐新杰未婚妻的背景。金玖讥讽地扯了扯嘴唇,将信丢在了江里,同时吩咐让船在林嘉渡东行,暂时不进京。 他中午接到骆家镇掌柜的报告就决定调转马头,直奔骆家镇的下一个码头,从那里上船进京。金家虽然出了一位南越王国的金贵妃,并不等于他金家就一定要侍候这些无聊的公主。他惹不起,可以躲的起。进京再说进京的话,到了京城,金家可不是只手遮天,办不成事也是理所当然。 跟金玖一样同样在北上船里的还有新杰和莲儿。千花的眼光让他浑身上下都觉得膈应。反正他已经招呼过了,该尽的礼数都有了,他不想再看到他们。但是又不得不防千花耍花样。而且龙山也跟他说了,对方要阻他两天在骆家镇,肯定是要让他等着见谁,这么说来很有可能就是南越公主。既然如此,他不得不防,于是便修书两封,一是给宫里太后,一是给太子,他相信这二位都不会想他成为南越王的女婿,他们自然明白他的心意。无论龙山先前被谁指使,有这两人出手防备,对方都很难得手。信发出之后,他便命船在林嘉渡转去东北行的濛江,他要带莲儿去他喜欢的濛山,给唐家一众人等留下的信息是去濛山的百花堂。 三日后,南越公主随南越国太子进京,在驿馆安定下来之后,阮千业带着妹妹进宫做了礼节性参见之后,在千花的督促下带着礼物来到唐家在京城的大宅,却得到的答复是三公子尚未进京,归期未定。 濛山中麓有一处从山泉清流汇聚的芙溪河,芙溪河又在出山口与濛山西麓来的秋玉溪和猛雅江汇合形成濛江。濛江在林嘉渡和去京基的水道汇合。自从船转上濛江水道,水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流虽然不急,但是清澈见底,沿江水草和水底岩石清晰可见,千姿百态,风景宜人。大半天的水程之后,楼船停靠在了濛江和芙溪河的汇合口。芙溪河吃水浅,这种三层楼船进不去,青木社的属下早早地就备下了一艘画舫在这里等候。 站在画舫之上,两岸的竹子苍翠欲滴,在船上似乎就伸手可及。竹影间一树树芙蓉花在春寒中葱葱郁郁,和京基水道两边早春寒冷空气中的灰白色有着天壤之别。 “濛山是京畿道的小江南,而这芙溪河一带更是濛山小江南中的仙境,这里三面环山,从芙溪河口进来这里,周围相对封闭的,因为有温泉,所以山外要高一些。可以说是四季如春。”新杰站在甲板上看着身边因美景而亮起来的一双迷人的眼睛:“秋天的时候,这里芙蓉花盛开。那时候京基水道两岸都已经萧索枯败,这里就显得格外绚烂多彩。等秋天的时候我再带你来看芙蓉花。” “这当年不知道是哪位高人想得这么周到,在这河两岸都种上了芙蓉花。” “据说是你祖母和我外祖母的主意。”新杰微微笑答。“种花的是我的祖母。这里是百花堂在濛山最大的药圃和花圃。” “你不要告诉我这两岸都是唐家的产业。” “可以这么说,这里大部分都姓唐,只是这岸边的这个唐,和山上百花堂的那个唐不一样。”新杰狡黠地答道。 莲儿疑惑地看着他。 “看到那一偏带着码头的别院了?第一个码头后面是玉门的别院,第二个是陈家的,第三个是唐家在这里的主,”主宅,难道在这么小个地方还有别院?莲儿在想,又听新杰继续说:“第四个是金家的,就是金记酒坊那个金家,后面依次是我父亲为我母亲建的妍园,当地人因为不认识妍字,就干脆称为唐家别院,然后是周家当年在濛山的别院,现在应该在朝廷有备案,再后面是百花堂的花圃和药圃,而金家别院所连的后山有这一代最大最美的梨花,山底有个酒坊,就是金家酒坊梨花醉的出处。” 百花堂在这里的产业莲儿早就从百花堂的记录上知道了,只是没想到会跟其他几家的别院连在一起,她又想起:“你说这个唐跟那个唐不一样,是指唐家大宅和百花堂不一样?” “不是,是咱们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