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卷III-2 返京之路(IX)(下)
    返京之路(ix)(下) 从陈州府衙赶往骆家镇的路上,陈州知府王欣一路打马飞奔而来。虽然春寒料峭,但是王欣和几个随从的头上都冒着汗,在离他们半里地的路上,府衙近百名府兵一路跑步而来,两条腿总是追不上长官坐下的四条腿,但是谁都不敢偷懒懈怠,因刚刚接到通知,南越国太子和千花公主出现在骆家镇上,他们必须及时去保护。若是有个差池,只怕这府衙的人都要遭殃。 骆家镇离陈州府有十里地,平常日子里坐车骑马怎么都要个把时辰,今日王欣是拼了命了,从接到报告,到上马冲到骆家镇才用了一刻钟,连让人去送信的新杰都觉得有些意外。 骆家镇虽然南来北往的客人多,但是长居的住户并不算多,官府在这里配制防守的只有一个亭长带着十来个小吏。平常日子里,因为有各方势力存在,就如唐家的平安客栈,齐家的淮安酒楼,青木社,自己不少护卫,老百姓住户和商客有事都可以找他们帮忙,市面上显得十分繁荣且和谐。来往的各种大人物都有自己的卫队保镖,也不用他们操心。 亭长在这里日子也很好过,知府大人更是不用过问这里的日常事务,每个月乐颠颠地派人来收车船税之类的税银就好了。亭长本来今天一早在会贤茶坊喝着茶,听着这里的茶客有鼻子有眼儿地说着这几天镇上的事儿,自然是以议论唐家三公子被皇上搓摩的事儿为多。大家都在为三公子抱不平,不过亭长跟唐三公子打交道可是很多年了,这小子从十二岁让从人在这镇上开第一个铺子起,亭长就经常被这孩子搞得一愣一愣的。要不然人说龙生龙凤生凤呢,你看看人家唐家的孩子,十二岁就开始自己做生意,普通人的孩子还没长醒呢。十几年下来,亭长觉得自己很幸运的是第一天就决定站在唐三少一伙儿。这些人不了解,觉着皇上找了三少的茬,找茬确实不错,只是谁吃亏就不知道了。他好心情地边喝着茶,边想着今天什么时辰合适去见见三少。这人就是不经想,刚想到这里,就见青木茶社的伙计飞奔而来,说三少让他带着人去办事儿。这些年三少给亭长足够的流水,让他和几个兄弟都过得不错,所以一听三少呼唤,几个坐在一边的小吏都立马站起来,跟着亭长去了。 到地儿一看,头痛了,今天这二位好嘛,大模大样地来到街上,除了两个随身的侍卫,就没有带别人。也许随身侍卫是高人,但是这江湖中高人多了去了,这不是添乱吗?到底还是三少救了他,提醒他速速报给知府大人。不管这二位要干啥,等知府大人来了,按照大周礼仪请进陈州府的驿馆再慢慢说,那也就没他骆家镇啥事儿了。更何况三少第一时间安排这一行人进了路边的聚源茶楼,不仅青木社的人守着,还让人去将又围着青木别院的皇上的龙锦尉调来里三层外三层地守着,这密不透风的,更何况三少亲自坐镇,还真不会有啥事儿。他刚刚小声跟身边的同僚嘀咕,还是三少帮忙,另一边的同僚捅了他一下,他顺着眼光看过去,哎哟,这公主这么痴看着三少,一动不动。三少又招桃花了,没准儿这麻烦也是三少自己招来的。好吧,这就不用感谢他了。自己跟着看热闹就好。 既然看热闹,亭长来了兴趣,仔细打量这南越公主,虽然轮廓清秀,身量中等,但是太瘦了,一点儿肉都没有,看着都觉得咯手。看看人家三少身边的白家小姐,虽然蒙着面纱,但是一双灵动的大眼就让人心动,这身材更不用说,要啥有啥。是男人都知道挑哪一个。更何况骆家镇的人对白家还是有感情的,亭长的爷爷就是白家制琴坊的师傅,父亲和兄长如今都是里面的大师傅。如今制琴坊归了唐三公子,但是他们还是觉着自己跟白家是有渊源的,当然更要偏帮自家小姐。不过即便不用偏着自家小姐,那公主也差很远。看人家三公子这么久都是只跟南越太子说话,或者低声跟白姑娘说话,就没看过那公主,亭长心里还是很满意的,三公子就是眼光好。 南越太子阮千业,从小被父王送来中原外祖家请师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