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3章 不需要
    车子缓缓的开进了运载火箭研究院的大门,停好了车之后,侯云龙就带着姜晨往里面走去。 姜晨抬头看着这个看起来很有历史感,四处绿树成荫的大院,还是很新奇的。 “我跟你说,别看这里看起来不怎么样,但是我们国家正服役的长征系列火箭,都是在这里研究出来的。” 姜晨也不多说话,他对这座成立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研究院,心存敬意。 没有长征系列的火箭,就没有华国现在的航天! 在侯云龙的带领下,他们很快就来到了办公区,到了李岳恒的办公室门口。 敲了敲门。 “请进!” 侯云龙把门打开,姜晨跟着他一起走了进去。 李岳恒看到是侯云龙来了,连忙放下手中的东西,站了起来。 他自然也看到了后面的姜晨。 “老侯,你办事的效率就是高啊,你就是姜晨吧?”李岳恒笑着伸手道。 姜晨连忙上前握住了李岳恒的手,然后说道:“是的李老。” “年前人,很不错!” 李岳恒跟姜晨握手的时候,看了他一眼,姜晨给他的第一眼感觉还不错。 “快坐,快坐。”李岳恒安排他们在旁边招待的凳子上坐下。 侯云龙经常来这里,不用李岳恒招待,他自己去倒了两杯水,一杯放在了姜晨的面前。 坐下来之后,李岳恒看着姜晨,突然开口问道:“你怎么会想到做这个课题?” 姜晨抬头看了他一眼,自然明白他问的是什么。 “有一次我看新闻的时候,看到飞船从太空返回,形成一个巨大的火球,并且落地误差挺大的。 当时我就在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飞船返回的时候,产生的气动热最小,还能精准制导就好了。 而这个方案,也是我后来慢慢想到的。” 姜晨说的这个并不是他瞎编的,他确实有过这方面的思考,不过当时得到的答案是,这跟自己有什么关系么? 李岳恒点了点头,继续说道:“那你能说说,你这个课题设计,对飞船结构设计的要求么?” 这个问题,姜晨思考了一会,然后才说道:“因为我们神舟号飞船返回舱是一头大、一头小的钟形外形,高速再入时,飞行姿态是大头超前。 此时作用在返回舱上的空气对返回舱产生压力,这些压力可以合成一个对返回舱任何一点的一个力和一个力矩,我们要找到那个只有力而没有力矩的气动中心。 过去的设计都是通过增加一定配重块的方式,使得飞船质心配置在返回舱气动力中心之前的一定位置,这样的设计复杂而且不可靠。 而且在控制返回舱的再入轨道的时候,因为要控制作用在返回舱上的升力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的大小和方向,这种方式会让再入轨道误差较大且出错的概率很高。 考虑到这些点,我设计了这种结构,可以随意控制飞船的仰角,使得飞船再入时产生更少的气动热,且能准确制定再入轨道。 设计上,也只需要在底层多加一层隔层,对飞船内部设计,没有太多要求,不需要设计配重方式。” 姜晨侃侃而谈,把他做的技术,跟过去的技术作对比,优劣性一目了然。 李岳恒看着姜晨,眼睛里那份赞赏变得越来越明显。 其实姜晨说的这些东西,并不是说多厉害,他更加赞赏的,是姜晨的那份自信,这是一个优秀的航天领导者,必须要有的品质。 旁边的侯云龙忍不住一直扭头盯着姜晨,他没想到,姜晨竟然能回答的这么好,最主要的是,他说话无比流畅,眉宇间的那种自信,非常难得。 姜晨说完了之后,看着两双盯着自己的眼睛,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嗯……你觉得我们需要花大力气继续研究气动防热吗?” 李岳恒感觉到有点尴尬,立马又问出了一个问题。 姜晨也收回了目光,因为李老问的这个问题,有点尖锐,这个问题是在考他对航天方面的远见。 略微思考了一会,他回答道:“我觉得不需要。” “哦?你为什么这么觉得?” 李岳恒有些惊讶,气动防热是各个国家一直需要研究的课题,当年m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就是因为一块泡沫掉落,击中飞机,导致外部隔热瓦受损,结果在返回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