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2章 航天大佬
    姜晨是停下来了,可是侯教授四人,早已是目瞪口呆。 他刚刚的表现,在众人看来,这哪是在分析张旋梁结构啊,姜晨就好像直接化身为msaitoh教授,在给他们讲解自己推导的新结构一般。 以至于四人立在原地,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侯教授……侯教授?”姜晨叫了两声。 侯云龙回过神来,他此时看着姜晨,眼睛里面,除了不可思议,就是震惊,他已经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形容姜晨了。 太造孽了! “侯教授,刚刚我说的,有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姜晨谦虚的问道。 “额……你刚刚对张旋梁结构的分析,非常准确,由此可以看出,你对张旋梁结构的理解很深,而且对结构力学的应用掌握,也很透彻了,如果说以前你真的连能量原理都不懂,那我只能说,你是个天才!” 侯云龙过了那尴尬的发愣之后,对姜晨的问题,给了肯定的答复,同时高度评价了姜晨。 听到侯教授对姜晨的评价,于洋三人皆是心里一颤,能被侯教授称作天才,那得需要多变态? 他们三人,是侯教授从无数考研本科生里面挑选出来的,他们在大学期间,即便没人叫他们天才,也起码被称作学霸。 然而他们在侯教授这里,得到的赞扬都是,什么东西做的很好,这次干的不错之类的。 他们从来没有被侯教授评价过很有潜力或者天才之类的话。 由此可见,侯教授真的很看好姜晨! 张敏娟这时候朝着姜晨帅气的脸上看去,当看到他长长睫毛下的眼睛时,突然脸上一热,根本不敢跟他对视,魅力太强了! “侯教授您高估我了,我刚刚都说了,之所以我能说出来,是因为以前我在课下,就了解过张旋梁结构。” 听到侯教授如此评价自己,姜晨心里虽然很舒适,但嘴上不能说。 “就算你以前了解过,没有非常高的理解能力和悟性,想要达到你这种分析水平,几乎是做不到的,哪怕是我,想要去分析这种结构,怕是在很多方面,都没有你总结的到位。” 这时候姜晨知道自己可能表现的太过了,连忙笑着转移话题:“侯教授,照您看,我这门课算结业了吗?” “之前我就说过,只要你解出这一题就算结业,所以你这门课算你过了,不过其他专业课你也不能拉下,说实话,我现在对你的未来非常期待,很想知道,你的未来能成长到什么样的高度。” 姜晨这时候看着侯教授的眼睛,沉默了一会,随即一笑。 “那您可要拭目以待了。” …… 当天,姜晨把所有的代码都写了出来,立马再次申请了风洞实验。 张长寿和侯云龙都在场,他们要想要亲眼见证这项技术的诞生。 姜晨带着做好的实验器材,把它放在了试验台上,这次他在转盘上,安装了十二个高敏风力传感器,在预测上,比之前要准的多。 转盘的四周,还装有测控的姿态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连接到实验室的计算机上,可以实时监控转盘的姿态。 “程序我已经启动了。” 姜晨把转盘程序启动之后,就走了出来。 然后侯云龙便启动了风洞实验室的测控系统,实验正式开始。 风洞参数依然是三十秒改变一次,在风出现的瞬间,姜晨计算机上面,就出现了一组数据。 “266,655,412,654”这四个值是预测的转盘将要倾斜的方向,是智能预测算法模块出的数据。 随即这几个数据就被传到了另一个模块,另一个数据就出现了。 “215,136” 这两个数据,是电磁铁模块,根据智能预测模块的数据,计算出来的铁球需要移动的位置坐标。 几乎是在这个数据出现的同一时间,电磁铁立马启动,铁球的位置瞬间发生改变。 他们紧张的盯着前方的转盘,从肉眼来看,虽然铁球的位置改变了,风力改变了,但是整个转盘,依然是稳稳的立在原地,动都没动一下。 转头去看姿态传感器测控数据。 “000,000,000,000” 全是零! 全是零不代表没有误差,而是在精确范围内,零误差! 侯云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种稳定性,比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