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1章 一道难题
    在结构力学方面,姜晨自信没有自己回答不了的题目,哪怕这个题目是让他背诵某段概念。 所有的知识都如同刻印在脑海中,灵活掌握。 “动力的分析需要考虑到惯性力的因素,静力分析不需要。 动力分析还需要考虑时间参数,结构的内力,位移等是时间的函数,静力不需要考虑 动力分析方法一般跟载荷类型有关,静力分析与载荷类型没有关系。” 姜晨系统的把动力和静力计算分析的区别一一列举了出来。 于洋心里有点小小的诧异,姜晨列举的这几点,他自然都知道,但是如果让他去总结,他可能没办法这么系统流畅的说清楚。 这说明,姜晨在学习结构力学这门课的时候,真的下了功夫了。 张敏娟看着姜晨棱角分明的脸庞,认真的男人真的好有魅力。 “不错,看得出你回去认真复习了,下面我再考你一题。” 知道姜晨没有偷懒,侯教授自然不会再继续考研概念知识了,而是要上点真东西了。 他拿来一张纸,先是在上面画了一幅图,随即又在下面写了题目。 “写出图示结构以子矩阵形式表达的结构原始刚度矩阵的子矩阵【k22】【k24】?” 姜晨看了看题目,这是一道计算题。 如果没有上过三个小时的名家课堂,他解这一题可能还有些难度,但是对于现在的他来讲,几乎是刚看到这一题,解法就已经出来了,甚至连最后的答案,都被他心算出来了。 把纸拿过来,认认真真的把这道题的解题步骤一步步写出来。 侯教授看着姜晨的步骤,脸上出现了诧异的表情,因为姜晨的解题步骤,全对! 随着姜晨把最后一步写完,侯教授看到,最终答案,也完全正确。 “你确定之前你连能量原理都不懂?”侯教授看着姜晨有些疑虑的问道。 “确定啊,能量原理还是昨天您给我讲的呢。”姜晨面带微笑的回答道。 侯教授深深看了一眼姜晨,脸上的惊讶,慢慢变成了赞赏。 倒不是说侯教授出的这一题有多难,而是昨天姜晨的水平还处在连能量源里都没有理解的层次。 而今天,他就能解出这种在期末考试中都算比较难的题目了,由此可见,他的理解能力,比一般人都要高。 “我再考你一题,这一题你不必现在就做出来,就当我对你这门课最后的检验,等你解出这道题,飞行器结构力学这门课,你就算结业了。” 听到侯教授这么说,姜晨非常感兴趣,希望侯教授能真正给自己出一道难题,也好检验三个小时的名家课堂时间,自己到底有多少进步。 这时候不仅是姜晨,于洋他们三个的注意力,也被吸引了过来,他们也想听听,侯教授能给姜晨出一道什么样的题目。 “张弦梁结构你知不知道?”在说题目之前,侯教授先问道。 “这个我知道,这种结构是r本大学msaitoh教授提出来的,是一种由刚性构件上弦、柔性拉索、中间连以撑杆形成的混合结构体系。” 侯教授点了点头,姜晨知道这种结构就行,接着他说道:“我要求你分析张悬梁结构的结构特点,以及各部分受力分析。” 听到侯教授的话,于洋张敏娟三人同时差异的看着他,心中暗想,侯教授又在坑学生了,尽分配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说的这个题目,如果单抽出来,作为研究生的论文课题,都不过分。 而侯教授却想用这么一个题目,来考察一个本科生结构力学的学习情况,基本可以断定,姜晨跟他们三个一样,被侯教授给坑了。 侯教授说完了之后,可能是自己也觉得出的题目太难了,于是说道:“我刚刚说了,你不必立马回答,这个问题可以等你学完了整本结构动力学,再研究。” 姜晨嘴角微微一笑,侯教授给他出这种难题,不难看出,他非常看好自己,出这道题的初衷,是想让姜晨对结构力学掌握的更深,走的更远。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通过三个小时的名家课堂时间,基本上只要是经典的力学结构,都已经被他掌握了,其中就包括张弦梁结构,也就是说,侯教授这个问题,他根本不需要等到学完飞行器结构力学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