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31章 漏洞百出
掉那些大桥,西岸的主力部队就不可能及时驰援。

    在战略上,丢掉萨特莱杰河东岸地区是不可承受的失败!

    关键就是,萨特莱杰河汇入干流,也就是梵罗河的地方,恰好在巴铁本土的正中间!

    虽然萨特莱杰河东岸是塔尔沙漠,基本上没有居民,少数的城镇都在河道附近,但是靠近交汇处的汗布尔,具有无与伦比的战略价值。只要梵罗军对攻占了这座城镇,就能将巴铁本土分成南北两个战区。

    要走到这一步,巴铁军队必然是首尾难顾。

    由此不难看出,梵罗陆军的目的,其实就是在开战之后完成战略分割,为消灭巴铁打下基础。

    最关键的,就是萨特莱杰河上的大桥!

    真要追究责任,梵罗空军绝对是罪魁祸首。

    按后来解密的资料,梵罗陆军在开战之前,获得了4套纽兰共和国援助的,性能非常先进的“潘兴2”型中程弹道导弹系统,总共32辆机动发射车与64枚导弹,全都配备了末端制导弹头。

    既然是“撒手锏”武器,肯定不应该随便使用。

    依托阵地防御,那还是第一次全球大战的打法。

    这种导弹,可以说是非常的先进!

    说得直接一点,“潘兴2”是全球第一种具备了精确打击能力的弹道导弹!

    只是,纽兰共和国研制“潘兴2”并不是用来对付地面目标,针对的梁夏海军,准确说是帝国海军的航母。

    高达2100千米的射程,使其能够部署在舰载航空兵的打击范围之外。

    不到50米的圆规误差,在对付长度超过300米,甲板宽度达到70米的航母时,单发命中率高达80。

    因为耽搁的这几个小时,加上梵罗军队决策体系造成的延误,所以直到4日下午才决定由陆军用“潘兴2”摧毁萨特莱杰河上的大桥,此后还需要几个小时,到5日凌晨才能做好准备。

    与伊拉克军队一样,在萨特莱杰河的东岸,巴铁守军主要依靠的就是地雷。

    重1000千克,终点速度超过了6马赫的弹头,1枚就能够重创超级航母。

    末段变轨机动能力,足以突破当今最为先进的舰队防空系统。

    ("小说")手打更新

    总而言之,这是一种能够改变海战面貌的武器。

    要说的话,也就是这些导弹,促成梵罗国参战。

    有了这些导弹,梵罗国第一次拥有据地于国门之外,也就是直接对抗帝国海军,打击帝国海军舰队的能力!

    至少看上去是如此。

    对好高骛远的梵罗统帅来说,显然不会考虑瞄准的问题,即如何才能找到在1000千米之外的航母战斗群。

    因为“潘兴2”在纽兰共和国的“禁售清单”之内,所以双方都没有大肆声张。

    为了保密,运送这些导弹的船只都在夜间进港,而且去的是偏僻地区的小港口。

    此外,梵罗陆军还将这些导弹藏在地下洞窟里。

    为了让这些导弹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纽兰陆军还安排了几百名官兵,以教官身份去梵罗国。

    能够打航母的导弹,用来对付大桥肯定是绰绰有余。

    怕无法保证命中桥墩,也有很大的把握炸断桥面。如果用数枚导弹对付一座大桥,同样有可能摧毁桥墩。

    在拟定计划的时候,梵罗陆军还专门提到,可以考虑使用“潘兴2”对付战略目标。

    可惜的是,梵罗空军太自大,而且纽兰教官也坚决

-->>(第3/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