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四百零三章 按部就班
    建安十八年对于大汉天下来说,乃是极为重要之年。

    二月中旬,杨锡下第一道军令,便是成立辰河掌控区大元帅府,杨锡自认辰河区第一任水陆空兵马大元帅。

    这一点没有任何人有异议。

    杨锡不自认元帅,难道其便不是大元帅了?任何人来指挥一下辰河区的兵马试试?

    二月下旬,大元帅府第一道军令下,除武昌海峡、伊洛瓦底战区和交州战区外,其他战区共募志愿兵五十万,于各地屯田。

    这条消息传出,那简直天下沸腾,孙权、刘备、曹操无一不立即商议对策。

    五十万是个什么概念?

    相当于刘备加孙权两家兵马的二倍多,比曹操总兵力还多出十余万。

    辰河区除去去水军,还有兵力五十万,那便是百万大军。

    刘备与孙权无能为力,想不出对策,蜀中军心动摇,许多人动起了投降的小心思。

    曹操则是神经过敏,调兵遣将,于淮河沿岸与青州排兵,二十余万大军分四路驻守,就算是兵马少点,也要做些抵抗。

    曹操很是郁闷,刚刚建立的魏国大厦,莫非便要倒塌了不成。

    若杨锡真尽起百万雄兵来袭,那还真有可能,曹操第一次对自己产生不自信。

    但他们哪里知道,杨锡征兵五十万,可不是用来对付他曹操、刘备、孙权。

    杨锡征兵,乃是内部要施行重大变革,先扩军,以保证自己手中有能掌控全局之力。

    后朝太祖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杨锡得先保证无论发生何事,皆可以武力全盘掌控。

    征兵为后盾,这是杨锡为政治改革做的第一件事。

    三月,辰河十日报发表数据,辰河区总人口达致五千万。

    这又是一个恐怖消息,虽然曹操早有预料,但还是在事实上接受不了。

    光差距便有四倍,他曹操掌控地域,人口才一千万。

    虽然这些年有些增长,但遗憾的是,其与辰河商会接壤之地实在太多,人口流出有些严重。尽管采取了制裁措施,但腿长在他人身上,人家要移民,曹操也管不住别人的腿。

    也不知道谁是拍马屁还是怎么地,就在三月人口数据发布出来之后,下一期的报纸,便有人站出来建议。辰河掌控区如今直逼大汉朝人口顶峰,并拥有大汉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军队,杨锡作为整个辰河商会第一掌控人,不如于南方称帝,举百万雄兵,平定曹操。

    这下就炸开锅了,各郡各大县报纸纷纷转载此文,至四月时,此种呼声竟然成为辰河区舆论主流。

    各地名流学者,都在讨论此事,只杨锡一人无动于衷。

    杨锡在等,等一件能震惊天下之事,等一件能彻底击垮刘备、孙权和曹操信心之事。

    交州番禺城等各城池春季红薯已然下种约四个月,鄂县、荆州各县土豆也于三月份已然下种。

    这两种东西,是杨锡准备的大杀器。

    东汉粮食产量,最好的良田亩产3石,1石为后世的31公斤,就是亩产九十公斤,汉代一亩田,只有后世的0.228亩,算起来也就是后世的一亩田产300公斤左右水稻。

    且水稻难以打理,对水的要求极高,真正的良田,需要在河边溪边或者水渠所到之处。

    红薯和土豆不同。

    红薯喜温怕冷,需要的是阳光,对水分要求不高,旱地才适合种植。土豆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在江南直到北方西伯利亚,都可以大量种植。

    这两种作物,都可旱地种植,更恐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