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四百零二章 学界分歧
    建安十七年末,辰河环球船队回至大汉,此事震惊天下,不管是辰河区、还是其他诸侯之民,无不人心惶惶,争相讨论杨锡猜想之事。

    建安十八年正月,回至大汉的六千余名环球幸存者,几乎各有著作面世,其中以曹植的《寰球奇遇记》等几部最为轰动。

    而辰河商会则从新校订了各个学校的《地理》教科书,将许多此前不予接受的知识写入其中。

    地球这个词,终于从《地理》书上予以确定,并将地球分成热带、温带、寒带三种大气候。

    环球航行盛世,颠覆了天圆地方之说,这造成了传统哲学与现实之间的激烈对撞,于是各种对骂以各自渠道,开始互相攻击。

    天圆地方是阴阳学说的一种体现,阴阳学说乃其核心和精髓。阴阳学说,具有朴素的辩证法色彩,是古代汉族先哲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

    天圆地方是古代对宇宙的认识,数千年来,从未有人对此怀疑过。今天忽然有人说,这地是圆球,研究了一辈子的人,谁受得了。

    就连曹操都觉得自己要疯掉了,曹植回至邺城时,曹操便专门让其当着上百文武的面,让其戳穿杨锡的谎言,证明这一切皆是杨锡的一个骗局。

    曹植一路侃侃而谈,说出了沿途证据,并将自己早已经于回邺城的船上,便已然写好的《寰球奇遇记》,丢给众人观看。

    众人还是不信,曹植便纠集了自己护卫数人,共同作证。

    曹操等自然认为曹植疯了,曹丕心中却暗乐,如此一来,曹植对自己太子地位,已然不会有任何影响。

    曹植的坚持,让其在曹营的地位一落千丈,只有一人眼中冒出火花,此人便是贾诩。

    贾诩见曹操对曹植等人极度怀疑,于众人大吵之后道:“王上,诩觉得,此事要弄清真相,却只有一个办法。”

    众人向贾诩投来目光,贾诩继续道:“诩以为,要弄清杨锡是否妖言惑众,植公子所言真假,只有一个办法,那便是我魏国也组织船队,从此次航行中人找些向导,沿植公子所绘制路线,再行航行求证。”

    贾诩言出,众文武震惊莫名,议事厅中落针可闻。

    曹操思索良久才道:“罢了罢了,此事便暂时存疑吧。我魏国却无如此财力能消耗得起,待日后击败杨锡,再议此事不迟。”

    于是曹操散了讨论,独自留贾诩在自己帐中。

    众人散去,曹操道:“文和信了?”

    贾诩点头道:“此事十有八、九为实了。王上亦知这其中关窍,乃不敢置信而已。年前玉门关传回消息,植公子所经历之地,却与那消息中称的米多帝国、罗马帝国等地不谋而合。三年前,植公子等人于东莱郡登船时,那船队,确实乃是往北而行,此事公孙康可证明,如今船队却自南折返,其中怪事,思之则明。”

    曹操叹口气道:“我亦知其中蹊跷,盖因不敢置信而已。倘若杨锡所言与船队航行证明属实,那岂不是你我所立之地,在另一面之人,亦有人头顶青天站立,真令人费解啊。”

    贾诩道:“此事令人费解,唯有一人能知。”

    “杨辰河?”

    贾诩点着头。

    “杨辰河此人十三岁时记录开始发迹,此前为普通农人之子。十三岁后,出酿酒术、造纸术、人力船、炼钢术、火柴术、火药术,等等等等,不一而足,皆天下奇术,得其一可兴国。杨锡将其集于一身,便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相加亦不能与其相提并论,王上难道不怀疑,此事之中有蹊跷?”

    曹操听着贾诩之言,只觉得如醍醐灌顶,刹那间想通了许多。

    “是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