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0. 租个办公区
    华园大学的创业基地位于华园大学边上,也就是说不用进校园,创业基地大楼就在马路边上。这个大楼分A座和B座。柳上青直接进了A座八楼的孵化中心。孵化中心是一个大开间,怎么都得有个200平米的样子,铺着半新不旧的地毯。大开间里面全部放的都是灰色的工位。这些工位,其实就是三面有挡的办公桌,也全都是半新不旧的。

    柳上青租了两个工位,因为对海归的优惠政策是这两个工位免租金。租金是免了,但物业费却没有免,而且物业费也不便宜,是照着每月一平方米三块五收的。这两个工位被算做了20平方米。其实基本政策是留学生第一年可提供40平方米的免费办公空间,但柳上青没在意。无非就是多两个工位,她又没打算第一年雇佣4个看摊儿的人。这方面不用计较。想来创业基地这边向上报的时候可以以一个公司40平米来报补助,这样基地这边自然可以多拿一些国家资金。大开间里提供免费的宽带。宽带当然得提供了,否则这些互联网公司如何办公。

    柳上青去看了看张老师。

    “张老师,您好。”

    “哦,柳上青啊,你好,你好,过来啦,这么长时间没过来我还以为你不干了呢。特意给你留了两个工位,留了那么长时间。”张老师寒喧着说。

    张老师四十多岁的样子,是从其他院校调过来进了华园大学的创业基地的。所以,张老师应该不算是华园大学的嫡系。他待人谦和,但同时也有一分小聪明。没这份儿聪明,可是很容易得罪华园大学里的帮帮派派的。他现在负责的是小企业的部分,包括象柳上青这样的初创企业。他得弄明白哪个企业在华园是有背景的,背景是谁,对谁格外关照一下,对谁可以揩油。至于对柳上青,张老师还得观察一下,到底她是什么背景。尤其是对美女,她可以从毫无背景,一转眼不知道能攀上什么关系,变成背景最大。张老师也不是没见过美女老板创业的,所以,他对柳上青是持着一份有待观察的态度。

    “谢谢张老师。我这不才把美国公司那边安顿好,才飞过来。华园大学创业基地可是人人都想进的呀,真感谢张老师特意为我留着。”

    这时张老师的办公室里闯进来一个人,看样子很年轻,却被叫做李总。很显然,以他和张老师的熟悉程度,他是创业基地的人。

    “我正在做项目建议书,我们这个东西得上奥运会。”李总说完这句话,看了看柳上青。柳上青不仅容貌显得年轻,声音也比较娇气,是属于那种别人看了她便好奇她为何要创业的那种人。但实际上,柳上青把长披肩发扎上的话,还是很有点威严的,她是个长四方脸,在上大学时,是学生会的副主席。但没办法,第一印象留给李总的是个披肩发的美女。

    张老师见状,便把柳上青介绍给了这个李总。

    李总问:“你是做什么的?”

    柳上青说:“我们是做数字电视节目的,还有视频网站。”

    李总:“哦。”

    柳上青说:“嗨,都往高科技上靠靠。”

    李总听了却有点不高兴的样子,因为刚才他和张老师谈了半天项目上奥运会的事,现在听柳上青说都往高科技上靠,感觉有点象嘲讽自己的意思。

    张老师听了,知道这个李总有点不快,赶紧说:“把柳上青的项目放进园区,主要是考虑组成数字电视产业链,我们缺内容环节。”

    李总听了,这才恍然大悟。恍然大悟的也不光是这个李总,连带着柳上青也是一个恍然大悟。

    柳上青寒喧完了,便回到大开间。

    她得赶紧雇个看摊儿的人,妹妹可是不可能跑到创业基地这边坐办公室的。她连管帐这种事儿都烦。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