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049 两种可能】
的爷爷和爸爸又不是常山赵子龙。

    而且纵使二人在明军攻城之前侥幸入城,那作为叛贼家属,他们跟着其女婿被明军杀了也无可厚非。

    为何努尔哈赤后来竟能理直气壮的向明廷索要公道,而当时刚刚灭掉王杲而志骄意满的大明又怎么会乖乖的给了努尔哈赤一个孩子大笔赔偿。

    其实历史的真相是觉昌安和塔克世这两个墙头草面对强盛的明军,早就为了身家性命而抛弃了自个的孙女婿,替明军带路去灭掉自个的孙女婿阿台而谋取荣华富贵了。

    只可惜一片乱军之中,这两个带路党因为同样是满洲人金钱鼠尾的打扮,结果被明军误当成叛贼给杀掉了。

    所以后来努尔哈赤才能理直气壮的向明廷索要赔偿,而李成梁也才心怀愧疚替其上奏朝廷予以抚恤。

    实际上,努尔哈赤初年也曾因此向其他各部炫耀:“我父祖为明人所杀,明人予我三十道敕书,三十匹马的赔偿。而你父祖被明人所杀,却未得到任何赔偿!”以明廷给其的优厚待遇压制其他部落。

    只不过后来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翅膀硬了敢向大明挑战了,才胡编了个借口以父祖之仇作为向明廷开战的借口。

    等到后来清军入关一统天下,满人自然更不好意思提自个的祖宗曾为大明当过带路党的光辉历史,于是对这段历史也就更加讳莫如深了。

    不过好在建酋后裔还算讲良心,对替其申请赔偿的李成梁还是心存感激的,也没好意思按照七大恨里那胡编乱造的仇恨对李家实行报复,所以才留下了这座李成梁石牌坊。

    要不以满洲人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德行,要是双方真的有杀父祖大仇,怎么可能一直对李成梁那么尊重。

    七大恨总结起来就是四个方面。

    最核心的是经济方面,首先是贸易摩擦。

    明朝与女真部落之间一直有贸易战。

    明朝市场对人参、貂皮需求很大,与明朝的贸易一直是女真人的重要收入来源。

    这些生意虽然养活了女真人,但由于明朝方面拥有更严密的组织结构,长期以来,边境贸易的大部分利润,都被汉族商人和明朝官方所获取。

    有些时候,女真部落人参,貂皮的出货价,甚至低于成本,这引发了女真部落不满。

    自公元1600年起,努尔哈赤开始以各种手段试图抬高人参,貂皮价格,获取更多利润,这引发了双方的贸易战。

    另外,随着辽东人口的增加,女真人和汉人的边境开始模糊,双方多次为土地和其他资源发生冲突。

    明朝末期是历史上著名的小冰河时期,各种天灾不断,女真人和汉人内部经济压力增大,客观上加剧了女真人与明朝的经济冲突。

    努尔哈赤七大恨中的第五条和第六条就是讲的他与明朝关于土地和贸易的摩擦。

    其次是军事方面,明朝末年,朝廷在辽东方向,长期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扶植海西女真,对抗建州女真。努尔哈赤自万历四十一年吞并乌拉部起,多次对叶赫部用兵,试图统一女真地区,最后都因为明朝的干涉而作罢。

    努尔哈赤逐渐认识到,在不对明朝开战的情况下,统一女真诸部几无可能。

    政治上,明朝对女真各部长期采取分化拉拢的策略,不但长期扶植叶赫等部对抗努尔哈赤;还曾经拉拢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试图分化努尔哈赤集团,对努尔哈赤集团内部的团结稳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最后,也是最不重要的,就是历史仇恨,努尔哈赤的父祖长期为明朝效力,最终却为李成梁误杀,明朝不但在赔偿方面极为吝啬,还试图扶植

-->>(第3/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