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0521 光海君李珲和金内官】
临时封的,不要再来了”光海君甚至因此吐血。

    就在光海君几乎羽翼尽失、地位不保之际,宣祖于当年二月初一突然升遐。

    这使光海君面临的危机瞬间化解,他在次日即位于贞陵洞行宫西厅,马上就收拾柳永庆一派,赐死柳永庆、金大来,并流放、罢斥多人,暂时坐稳了王位。

    光海君除了肃清“柳党”,还有处理兄长临海君的问题。

    光海君即位十多天后,司宪府掌令尹让等便告发临海君蓄养死士和武器,图谋不轨。随即临海君被逮捕,并流放乔桐岛。

    这时,光海君以权署国事的名义,派李好闵等赴明朝请封。

    但明朝坚持认为光海君的合法性不足,要派遣官员去朝鲜调查,李好闵则辩解说临海君已中风,无法继承王位,明朝礼部又要求临海君让贤的奏文。

    万历三十六年1608六月,明朝果然派遣辽东都司严一魁、自在州知府万爱民进入朝鲜展开调查。

    这两个官僚非常爱钱,光海君便准备了数万两白银贿赂他们,同时让他的表叔金礼直强迫临海君向明朝钦差回答预定的内容。

    严一魁等按套路到乔桐向临海君问话,完成使命后返回中国,称临海君果真有病不能继承王位。

    明朝到一年后才派遣太监刘用出使朝鲜,正式册封光海君为朝鲜国王。

    而在此一个月之前,临海君已在其流放地乔桐岛被当地守将李廷彪缢死,光海君对胞兄的死表示震惊悲痛,但并未真正处罚李廷彪。

    光海君虽然将宣祖去世前因力挺他而被流放的李尔瞻、郑仁弘等人官复原职,但也未专用大北派,而是任命南人李元翼为领议政,并起用李恒福、李德馨、尹根寿等各派别中有名望的人士,同时重用郑昌衍、柳希奋等外戚,而大北派巨头李尔瞻在光海君初年只是司谏,后又外放义州府尹;郑仁弘也只是司宪府大司宪。

    所以光海君初年的政府是一个超越党派的联合政府。

    但是很快光海君就与大臣们发生矛盾,光海君为了提高自身地位,要把生母恭嫔金氏追尊为王后,群臣大多反对,还是没拗过光海君,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将恭嫔金氏追谥为恭圣王后。

    大北派利用光海君急于巩固政权的心理,兴风作浪,排挤其他党派。

    先是万历三十九年1611春,郑仁弘为了抬高他老师曹植的地位并贬抑南人,上疏攻击南人的宗师李彦迪号晦斋和李滉号退溪,要求将两人逐出文庙配享。他的上疏虽未被批准,却引发儒林的轩然大波,郑仁弘遭到儒生们的批判并从儒籍青衿录中除名。

    光海君大怒,欲追究儒生责任,导致成均馆500多名儒生“卷堂”罢课示威。在左议政李恒福的劝阻下,所谓“晦退辨斥”的风波最终不了了之。

    但大北派经过这次投石问路,开始发起全面攻势。万历四十年1612春,大北派诬陷原任官员金直哉及其子金白缄、女婿皇甫信密谋造反,拥立顺和君养子晋陵君李泰庆,并牵连包括柳永庆儿子在内的一大批小北派官员。

    光海君下令将金直哉等人凌迟处死,并赐死晋陵君,株连430余人,从此小北派一蹶不振,只剩朴承宗、朴自兴父子和柳希奋、柳忠立等因为外戚的缘故还屹立朝中。

    自从大狱频繁发生后,光海君就深居简出、沉湎女色,除了亲审大逆罪人外,极少上朝视事,除了受群臣朝贺的大礼外几乎不出后宫,在位十五年间,召见群臣不过八九次,开经筵不过五六次。

    光海君虽然初步巩固政权,但他最大的心腹之患永昌大君李还存在。

    宣祖亦担心永昌大君会有不测,临终前嘱咐

-->>(第3/8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