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七十四章 吴越
    王审知的运气也着实非常不错,在他从大哥王潮手中接过闽地这个地盘的头几年,他的四周居然没有强悍的邻居们可以威胁到王审知的生存。

    闽地的北边,是浙东观察使董昌的地盘,董昌和王氏家族关系颇为不好。在王审知的所有邻居中间,要论关系险恶,董昌是排名第一,而且也是当前唯一可能威胁王审知的外部势力。

    然而,董昌同志却在乾宁二年犹如深中魔咒般狂妄地玩起了称帝的游戏,结果遭致众叛亲离,众口讨伐,在董昌昔日下属钱鏐的努力积极作用下,董昌最终兵败身死,结束了他的短期皇帝梦。

    钱鏐成为新的浙东地区主人,但又和淮南的军事集团老大杨行密鏖战不休,自然也无暇顾及南方偏远山区的王审知。

    钱镠生于临安县石镜乡大官山下的临水里钱坞垅,一家以农耕打渔为生。钱镠自幼学武,擅长射箭、舞槊,又稍通图谶、纬书。长大后却不从事正当工作,以贩卖私盐为生。

    乾符二年,浙西镇遏使拥兵作乱,石鉴镇将董昌招募乡勇平叛。钱镠应募投军,被董昌任命为偏将,随军平定乱兵。

    乾符五年,钱镠平定多起叛乱,因功被授予石镜镇衙内知兵马使、镇海军右职。

    乾符六年,黄巢起义军进犯临安。钱镠以少敌多,巧妙运用伏击和虚张声势等战术,阻吓了黄巢军的进攻,得到淮南节度使高骈的称赞。

    广明元年,董昌联合杭州各县,组建八都兵,即临安县石镜都、余杭县清平都、于潜县于潜都、盐官县盐官都、新城县武安都、唐山县唐山都、富阳县富春都、龙泉县龙泉都,钱镠为临安石镜都副将。

    不久,节度使高骈召董昌、钱镠前往广陵,并对诸将称赞钱镠道:“这个人将来一定能超越我。”后来,高骈中黄巢缓兵之计,大将张璘阵亡。

    高骈嗜好装神弄鬼,几乎达到癫狂的程度。高骈由此不敢再战,致使黄巢顺利渡江、攻陷长安。此后至长安收复的三年间,淮南未出一兵一卒救援京师,高骈一生功名毁之一旦。

    董昌见高骈没有平定起义军的想法,便返回杭州。高骈表奏董昌为杭州刺史,钱镠为都知兵马使、太子宾客。

    中和二年,越州观察使刘汉宏与董昌矛盾激化,派兵进驻西陵,欲吞并浙西。钱镠率八都兵渡江,火焚敌军营寨,又攻破敌军的兵马。刘汉宏亲自督战,又被钱镠击溃,最后扮作屠夫逃走。

    中和四年,唐僖宗命董昌与刘汉宏罢兵和解。二人不肯奉诏,仍继续交战。刘汉宏派将领率水军屯驻望海。光启二年,钱镠兵出平水,进屯丰山,攻破越州。

    刘汉宏败走台州,被台州刺史生擒献于钱镠。钱镠将刘汉宏斩首,并族灭其家。光启三年,董昌被任命为越州观察使,钱镠为左卫大将军、杭州刺史。

    不久,高骈被部将囚禁,连同其子侄四十余人全部被杀,淮南道大乱。**镇将攻取苏州,润州守将周宝为其部属驱逐。钱镠乘机迎回周宝,派兵攻占润州,又派兵进攻苏州,被唐昭宗任命为杭州防御使。

    后来,杨行密占据淮南,夺取润州,钱镠也夺下苏州、常州。

    龙纪二年,朝廷在越州设置威胜军,在杭州设置武胜军,并任命董昌为威胜军节度使、陇西郡王,钱镠为武胜军都团练使。

    钱镠占据杭州后,任用贤人,势力逐渐壮大。景福二年,钱镠升任镇海军节度使、润州刺史。乾宁元年,又加封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乾宁二年,董昌在越州自立为帝,国号大越罗平,改元顺天,并任命钱镠为两浙都指挥使。钱镠写信劝董昌道:“与其关起门来当皇帝,不如当一个节度使,能得终身富贵!”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