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87章 人丑才俊
    汲黯提升了官职,当他戴冠锦衣入列,出现在第二天的朝堂上时,很多小人都是惊讶不已。

    之前以为他汲黯一辈子都不可能再翻身进入朝堂的他,这货怎么还不死?居然小强一样又上殿参议政了,还站在我的身边。

    那可是一品大员的位子。这货是不是站错地方了?

    几次被贬,几次被赶出西汉未央宫的汲黯,又回来了。

    这就是当官的奇葩一种。

    你小人如何诟病,如何陷害,它就是死不了的。

    毕竟汲黯有才学,有人品,有公德在此。

    朝官就是要这样的货。否则一生无付出,皮毛无奉献的官,拿了朝廷如此多的俸禄,就不觉得脸红么?

    不过作为小人的为官之道,是为了利益不要脸,为了高官不要命,陷害人时不讲理,这就是这种人的素描。

    我们姑且把每个人都画一画。

    汲黯还有七位贤臣都被列入我的太子府佐政集团里了。

    这意味着这八个人会是下一代皇帝身边的股肱之臣。

    而且即使是汉武帝也不能动得了这八个人的官职。

    其中就有卫青和司马相如。

    自然之前的张汤之流也是开始和我拉开距离,自成一党了。

    虽然在初期他们对我的提携是感恩戴德,但是不要忘记了,人除了有记忆,还有忘记一说

    此刻汉武帝面临的抉择是富国强兵之道。至于朝中大臣三股势力的暗流他才难得去管。只要不出问题就好说,出了问题谁的错就拿谁说事。

    汲黯系42岁的人,自然在人后我叫汲叔。

    他喜欢我的才智亦是很赞赏我对上百种科普书册的编辑内容。

    他至少之前系不知道,医药和音乐也是可以编辑典籍福泽万民的。

    对于我的《西汉军制》如何建立汉军军团等级和各种地区建制,他觉得很满意,至少秦代没有这样详细的论述过军事学说,更没有这一类系统化军事教材可以借鉴的。

    以后,《兵法》《谋略》就会在这样的军团建制上顺理成章的系统出现了。

    八个典籍编撰的官员都在每天下午,直到晚上十一点聚集在太子府书房。

    这里的书房比汉武帝的还要大,毕竟这里汇聚了秦汉还有西方罗马帝国的很多国家历史文献和人文地理杂志。

    藏书五万多卷,也系当时很丰富的文化资源。

    太子刘兴宇三岁,还在这里的书房、大厅、内外廊庭花园玩耍中。

    几个宫女宦官跟随左右。

    皇后卫子夫有时来看看就走,毕竟皇宫的一切事务还需要她打理的。

    我在这里把360册书的名字罗列细目纲要,然后把各种资料交给汲黯他们八个人下去分头收集和整理,然后汇编成册,经过所有朝官的阅读和修改,编辑修订成正稿书册。

    看到这样多的典籍和书册时,那些个朝官中才疏学浅的也算是长了见识。

    《汉典》一共360册,里面内容7680目,四品官员以上才有资格购买其中任意36册为执政的参考书目。

    一时间,西汉印刷司忙的不可开交。

    一万多员工在印刷司工作场院里,坐着排铜盘铅印版。

    看到这一幕的汉武帝也是醉了。

    他还不知道这叫活字印刷术。

    毕竟这是很多年以后才被称作发明的东东。

    之前印刷司还没有个完整的概念,炼制铅板的熔炉,这里的人都不懂得系个什么玩意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