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四章 宣苏武觐见
100年)初夏,朝阳初升。长安城沐浴在阳光下,雄伟而壮丽。街上商铺林立,集市繁华,商贾云集。随处可见、西域民族服装的商人,悠闲地按各自的喜好,自由选择着各种商品、美食。到处一片和睦。

    高高的未央宫的大殿上,五十六岁的汉武帝坐在龙位里,俯视着朝堂上的文武官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满脸的高兴。

    前多年,被赶到漠北,狼居胥山(现蒙古国的杭爱山)一带的匈奴胡人养好了精神,前几年又开始勾结大宛国反叛我大汉朝,妄图切断我朝通往西域的通道。

    他即刻派国舅李广利,重兵怔服了反叛的大宛国。连接大宛国的匈奴,却常常进犯到西域的沿途劫人劫财,搞得那些小国家人心惶惶。武帝正要出兵去教训这野蛮的匈奴,新即位的匈奴且鞮侯单于、派使节前来求和。

    他不但送来了两匹武帝特喜爱的西域血汗马,还把这多年我们出使匈奴,被扣留的十多批使节一并送回。更叫人信服的是,使节还带来了单于亲自上的书信,上面写道:“汉皇帝,是我丈人也!”等等拍马的话。

    武帝心花怒放回想起自己继位这四十年来,先是改革国内各种制度,国内经济丰盛后,才有了打击匈奴一统大汉的雄略。

    在这后的二十年来他不但派兵把屡次进犯我北方领土的匈奴人赶出了河南(黄河以南),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做到了北漠无匈奴王庭,还平定了东方,南方和西方的各小国部族。

    如今,他虽然知道这是匈奴的缓兵之计,这好战的部族是改变不了本性的。可是动兵打仗毕竟是伤国伤民的大事情。双方多次的交战,又多次的互相妥协互派使节,又互相扣留使节……如今他们害怕了,人家首先求和,咱也要以理相待。

    皇上想想问:“众位卿家,你们都得知,匈奴前来求和,并已送回我们的全部使节。众位爱卿,大家说、咱们怎么办?”

    整个朝堂上鸦雀无声。他们都知道,按照朝廷惯例,大汉也得送回他们的使节。可是匈奴单于狡诈无常,一向出尔反尔。这次说不定又会被扣,生不如死。谁都不敢第一个开头说话,但怕一句话出口,让自己出使匈奴。

    武帝瞧着下面一片官员,一个个低头不语的样子问:“太史令、司马迁,你说,这该怎么办?”

    三十六岁的司马迁忙上前行礼,回答说:“启禀陛下,按惯例,我朝应该礼尚往来!”

    “爱卿平身!”

    “谢万岁!”司马迁退回到自己的位置站立。

    大家这才异口同声的:“是!”

    其实,武帝早就想好主意、想好了人选。只是在朝堂上给大家打个招呼罢了。他对下面说:“宣、侍从官苏武!”

    太监朝下面喊宣:“宣苏武觐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