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八百零八章 大龄女青年(两章合一)
英一起拢账知晓一些。

    但关于钱佩英不太善意的话,却越传越远。

    那些夫人们,张三和李四好,俩人私下聚会谈论知府夫人几句,李四和王五好,私下谈几句,王五和赵六再讲究几句,一个传一个。

    就到了秦主簿小舅子老丈人岳父大嫂家侄儿媳妇那里。

    那位的夫君不是也在黄龙府衙牢房偷偷嘛,眼下总来秦主簿家走动,比去自己爹娘家还勤快。

    秦主簿的妻子夜里就和夫君学了一番。

    很奇怪,外面的风声,对宋知府的娘亲、女儿、妻子的口碑是不一样的。

    对马老太,外面口碑是,女人难啊,尤其是寡妇娘没什么本事,只靠一双勤劳的双手就要拉扯儿子科举,那份眼界、心胸,一位乡下老太太,太值得让人钦佩了。

    更何况,宋大人无子啊,这位老母亲并没有逼迫宋大人休妻,出门在外,从未抱怨过一句无后不孝。

    倒是有听说过这位太恭人,曾无意间提起,儿能有今日,他岳父功不可没。

    这要有多纯良的心肠才能说出如此大义的话。

    这是位多好的婆母啊。

    各府的当家夫人,真都恨不得在聊家常提起马老太时,暗示自己的婆母,你看看人家。

    难怪能是被大长公主看重之人,能成为国公府那样门第之家的座上宾。

    对宋茯苓的是,这位堂堂知府千金,真是被她糊涂娘毁了。

    在许多人心中,这里的女子觅得良人的黄金期,就是及笄上下一二年。因为定下后,没有地方去买现成的,要准备许多陪嫁物什和家具,这一准备就是一年左右,正正好出嫁。

    传着传着就走了样,可能每个人说闲话时,都带有自己的想象。

    外传知府千金,要想找到门当户对很好的夫君,选择面很窄。

    除非为了选择多一些,认下做填房。

    要不然就只能找门第低上一些的。

    不止宋茯苓,这里也包括宋家女宋苏木。

    毕竟宋知府的侄女比宋茯苓年纪还长半年。

    至于对钱佩英的看法,外面的人是最不友善的。

    一句话总结就是,钱佩英不配做知府夫人,配不上宋福生。

    知府夫人无子,谁会要一个无子的

    换位思考,换成家里的夫君是宋知府,真的会认命吗

    她们这些给夫君生了儿子的,都没断了向府里抬姨娘,更不用说那没生的。

    不信宋知府没想法,不信知府夫人会好意思不愧疚。

    知府夫人还没有好娘家,是低人一等的商户女出身就罢了,父母还没了,并且带着负担,钱米寿。

    不信宋知府会将钱米寿真当亲儿看待。

    别提以前,以前有可能是情不得已。

    那时,宋知府不过是普通农民,眼下,一切可不一样了。

    而知府夫人又不年轻,又没有很出众的才气和长相,就是最普通不过女人,真是一位要什么没什么的,比起八九品级的夫人都差得远。

    更不用说,站在一表人才、前途无量的四品年轻宋知府身边。

    “你先别说了。”

    秦主簿坐起身,躺不下去了。

    他的第一反应是拧眉反问妻子:

    “不是,为夫就纳闷了,你们女人家自个都瞧不起自个吗

    男人们要是都朝上走,蒸蒸日上,你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做不出一些了不得的事,老了丑了,再父母故去。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