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6.沮丧
    杨佩瑶长长出一口气,苦着脸问:“我是不是得罪你哥了,总管不住这张嘴。”

    “你说我大哥?没有,”顾静怡笑着否认,“我大哥就是这脾气,天天板着脸跟谁欠他钱似的,可能是腊月出生的原因。我二哥截然相反,他七月生的,见谁都是自来熟。”

    一冷一热,还真是。

    杨佩瑶随口问道:“你几月生日?”

    “五月初八,你呢?”

    杨佩瑶懵了,她记得自己前世的生日,穿越之后的生日是哪天,她真不知道,还没来得及问太太。

    可又不能说不知道,说出来谁会信?

    刚才她保密自己的行踪不说,这会儿又隐瞒自己的生日,分明是不把顾静怡当朋友。

    杨佩瑶只好把前世的生日说出来,“我西历九月三号,农历记不清了。”

    顾静怡问:“你家过西历生日?我家不行,我家过农历,过年也是……现在政府不知道怎么想的,中国人过了几千年农历新年,现在非得改成西历。我家两个年都过。”

    杨佩瑶恍然记起,民国时期是有些留洋归来的新派人士提出一切向西方看齐,废除农历。不过世家跟乡绅根本不买他们的账,仍是过农历年节。大多数人两不得罪,过完西历春节,紧接着忙活农历年。

    两人逐渐把话题转到新政上,一边讨论一边走进百货公司。

    新安百货跟之前她们去过的永安百货一个在仙霞路最东头,一个在仙霞路最西头,可以算是仙霞路商业区的两大巨头,但这两年新安百货明显萧条了。

    眼下正是换季时节,加上各大中小学生即将开学,按理来购物的顾客应该不少,但从二楼的女装部来看,客流量比起永安百货要差得远。

    主要原因是新安百货的服装不如永安百货新潮时尚。

    永安百货以洋装旗袍为主,这里展示的仍然是旧式袄裙,不管面料还是款式都很普通,中规中矩的。

    顾静怡没有细看,拉着杨佩瑶直接上三楼,“上次你不是觉得派克金笔贵,这里有便宜钢笔。”

    隔着玻璃柜台,里面摆了好几种钢笔,有杨承灏送她的百利金笔,有万宝龙,还有申城生产的博士金笔,而价钱从四五块到十七八块各自不等。

    杨佩瑶寻思着再买一支换着用也不错,遂花四块六毛买了最便宜的国产博士金笔。

    顾静怡瞥了眼,“这个笔的笔尖不流畅,有时候写不出墨。”

    “我支持国货,多买国货,有了资金就能改进笔尖,打败洋货了。”

    顾静怡“扑哧”一笑,也买了支博士金笔。

    买完笔,顾静怡仿佛突然失去了兴致,神情恹恹的,“杨佩瑶,你要去看衣裳吗?”

    “都行,”杨佩瑶无所谓,她没打算购置新衣。

    顾静怡道:“那就算了,咱们去茶馆吧,懒得逛。”

    两人到清韵茶馆要了壶绿茶。

    顾静怡捧着茶盅,愁眉苦脸地说:“新安是我家公司,里面衣裳是我家还有本地的几个服装厂生产的。我上国一那年,生意还非常红火,每次过来都能看到收银小姐忙碌得不行……这才三年……”

    对比之前永安百货的热闹,再对比新安百货的萧条,难怪她心情不好?

    杨佩瑶提议,“你们也进洋装卖,现在时兴穿洋装。”

    “大哥不同意,”顾静怡摇摇头,“他说要那样的话,服装厂做出来的衣裳更卖不动,工人还怎么糊口。”

    可是,女人都是喜欢新式样,总这样墨守成规没有创新,再过两年,连中年妇人都不愿穿袄裙了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