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告《我被时间回旋踢》和《重返1977》的书友
    昨天又看到有书友,为了重返1977和我被时间回旋踢两本书孰优孰劣而争论。

    这当然是表示他们对我作品的看重和在意。

    所以无论他们各自喜欢哪本,我都很高兴。

    不过我也得说,我其实认为这样的比较,没有太大的必要。

    因为别看都是重生都市,可两本书除了发生的年代不同,从重生方式、故事内核、剧情脉络、设定、卖点上完全不同。

    并不是一个类型的小说,根本无从比较。

    唯一的相似就是因为不是套路爽文,在创作过程中都遭到了许多质疑。

    就如当年写重返1977,许多人质疑节奏慢,质疑外传必要,质疑重生前经历没必要,质疑主人公的设定,甚至质疑文章三观不正。

    如今反过来,又有人同样质疑我被时间回旋踢节奏快,质疑主人公有缺陷,质疑细节不够,质疑和重返1977怎么不一样

    而我认为,恰恰正是这些与众不同之处,才让作品能表达出独到的意义和价值,也是作品表达的需要。

    先声明,后面的话,不是抱怨,只是说说自己的体会

    实际上从重返1977成绩刚好起来,却遭遇起点下架后,我才真的体会到了创新之难。

    虽然一直以来,对这种选择面临的困难不是没有心理准备。

    但过去我只以为,创新的难,仅仅存在于创作难度较高,写文要花费套路文数倍的时间精力,以及付出却难以立竿见影得到回报上。

    但现在才发现,实际上还是自己想简单了。

    我们的社会环境,我们的网文制度根本不鼓励创新。

    商家要钱,自然要流量,要快速,要量大管饱,要刺激,夸张,抓眼球,受众广

    推荐和引流机制统统因此而定。

    读者也只看热闹。

    没几个人愿意真正去关注一篇文章表达核心。

    甚至不少人完全处于本能的去攻击生活里一切和自己想象不一样的事物。

    只要写的和他们想象不一样,无论优劣。

    他们就深仇大恨一样辱骂,反正无需对言论负责。

    这已经不是不支持的问题了,而是根本就不容忍“异端”的存在。

    对此,我只知道一个特殊历史时期成批量的有过这样极端的存在。

    如果非要举个现实的例子,恐怕很像现在正红的废青和瑞典环保公主。

    而大多数人尽管嘴里喊着模式单一,要看创新文,可又真的需要创新吗?

    恐怕无论商家还是大多数读者,“要创新”只是流于口号和表面形式上。

    本质追逐的还是他们只需要有点“脑洞”的升级爽文模式。

    却从不去考虑这种套路文的固定模式和表述方式,所存在的重大缺陷,又该如何去改变。

    他们还给网文下了狭隘的定义。

    却不懂得“网文”这个词儿,仅仅是文章传播方式的表达。

    这种情况下,假如说,真正的创新作品还有能够诞生和生存的一线希望。

    恐怕就是静静等待,日复一日坚持,寄托在好作品纯粹靠偶然性留存读者的口碑发酵上。

    可惜,毫无征兆,无差别攻击的“大风”一过,也许就把你整个船打翻了。

    就连这最后一线机会也要靠很大的运气。

    如今重返1977就是这样,只在阅读中能看到。

    船虽然没彻底翻,但“起点”这根船桨已经丢了。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