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53.番外三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堂邑侯府的老侯爷陈午看着晏殊这首小词,给身边午休的妻子刘嫖盖了一床薄毯。

    陈午是开国大将陈婴的后人,只是传到陈午他爹这代,陈家在朝堂上已经没有多少说得上话的人了,虽然是个侯爵位,但是空有个头衔罢了,食邑不过六百,还在远离京城的天长县,连京城的小官也不如。陈午虽然算是个嫡子,但是靠萌荫的话恐怕是连七品小官都难为,幸而陈午他爹对于子女教育还是很上心的,给陈午单请了先生上课,想让这辈好歹能靠自己考出功名。

    这位先生原是陈老侯爷的同乡,诗书是极好的,只是仕途坎坷,无奈只好做了个教书先生。其妻早逝,只留下一女名慧娘,生的是眉清目秀,且跟着父亲读得好诗书,是个有才情的姑娘。父女二人相依为命,平日里先生外出教学,慧娘便在家料理,日子虽贫苦,但是也是有滋有味的。

    这番得了陈老侯爷的邀请,先生便和慧娘商议,慧娘想着父亲年纪渐长,在外出教学倒不如堂邑侯府中任教来得轻松,只是自己进堂邑侯府这身份有些尴尬。陈老侯爷听闻,让先生不必担心,若是怕慧娘委屈,便让自己夫人认下慧娘做干女儿,此事就这么定下了。

    不久,慧娘随父亲住进了堂邑侯府的院子里,陈老侯爷夫人认下了慧娘,还拨了小丫鬟萍儿和婉儿去照顾,如此一来,先生也是安下心了给陈午讲学。

    陈午由于是单独学习,平日里出来自己的小厮,也没见过同龄的其他人,只能无事便往先生院里跑,一来二去,和慧娘也熟识了,便也不怎么避嫌。

    一日午后陈午又来找先生,不巧先生在午休,他便自己先在院中坐着想想。慧娘做完针线出来走走,两人便交谈了几句。先生不似其他男子那样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对于自己的女儿也是用心教导了诗书,陈午将自己的疑惑之处说了出来,慧娘竟然解答的头头是道,陈午笑道:“过去是我小瞧了你了,今日看来,我该认你为师了。”慧娘一听也乐了:“那可不是乱了辈分了,你认我为师,那我爹爹可成了什么了?”

    以后每每遇到问题,陈午不时会和慧娘一起探讨,慧娘则时常给出不一样的见解,令陈午新奇不已。陈午的天资不错,又是一对一教学,进展很快,不过多少时日便通过了乡试。下次的院试时间相隔的长,陈午也不慌不忙,按照先生的进度,想必也是顺利通过的。

    时间过得飞快,陈午和慧娘这几年都大变了样,长成了英俊少年郎和温婉的女子,两人虽身在县城,却是真正的两小无猜、青梅竹马。陈午看着身边的慧娘,暗暗心想等自己考上功名,便娶慧娘为妻。慧娘从小丧母,父亲对她虽好但还是少了女性的细腻,况且现在父亲的身子也是一日不如一日,是陈午的关心让自己有了安全感,也认定了陈午会是她一辈子的依靠。

    但先生的疾病来的突然,临终前只握着陈午的手说:“我这辈子算是到头了,只是放心不下我的孤女慧娘,我这一走,她一个人可怎么办啊。只希望你看在我们师徒一场的份上,好好照顾她,让夫人帮她找个好人家。为师在天上也会保佑你仕途顺利的。”陈午哭着点了点头,先生就这样撒手而去了。

    唯一的亲人离世给慧娘心中以沉重的打击,而此时陈老侯爷得到了荣升京官的消息,一家子为了陈老侯爷和陈午未来的仕途,决定起身赴京城。这时夫人不知该如何对待慧娘,毕竟年纪还小,若是在此时许了人家,怕落人口实道陈家不留孤女,若是随同进京身份难免尴尬。陈午自然是不愿和慧娘分开,便劝道:“母亲既然当初认下了慧娘,就当是干女儿随我们一同入京吧。”心中暗暗发誓等自己院试会试顺利,有了功名,再向父母提出要取慧娘,慧娘是父母看着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