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21.第21章 灭渣滓
    第21章  灭渣滓

    *

    日子,就这么过去了。

    上课的间歇,徐甜甜也在村子里走了走。

    她带着冬娃去自家地里瞧了瞧。

    见地里的麦苗,绿油油的一片,已经一脚深了。

    中午,忖着青溪的水暖了,就端着木盆子,学着村姑的样子蹲在溪边洗衣服。

    她就着一块青石板,在褂子上揉了皂角之后,拿着一根棒槌,对着褂子捶捶打打的,感觉自己越发像个村姑了。

    等启康放学后,还会和他一起去野地里捡柴禾,听听小鸟的叫声。

    偶尔,也会去青沙河边走一走。

    看看河里过往的船只,想想下游的徐家湾和爹娘兄弟。她打算瞅个时间,带着冬娃回娘家一趟,看看爹那边的情况如何?

    当然,这得等她适应了翠翠的身份之后。

    否则稍有不慎,岂不是自露马脚?

    对虎头镇,她也想过去瞧瞧。

    这可是她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平日里,见那些架子车、毛驴车还有大马车来来往往,穿梭在乡间的小道上,有的直达镇子,有的通往县城。

    她明白唯有走出去,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只是这个时机得把握好了。

    在村里村外走动时,徐甜甜发现自家的条件算是好的。

    家里有吃有穿不说,院里还打了一眼水井,随时都能压水喝。而村里绝大部分人家都打不起水井,要去村口的大水井里挑水喝。

    庄户人家,在没分家单立门户之前,都是三代同堂的大家子。

    院里十几口人,每日光挑水就是个体力活儿。

    那些大脚村妇还好,那小脚媳妇可是受了罪了。

    男人家勤快一点的,能帮着媳妇做点活儿。遇到那些封建老思想的或混账的,家务活是一点儿都不肯沾手的,净指望着媳妇儿当牛做马地干活呢。

    由此可见,这村妇的日子该有多辛苦?

    可环境使然,乡里就是这种习俗。

    这不比还不觉得,这一比较,更加坚定了她离开村子的决心。

    *

    这天,轮到章存林家准备派饭。

    一大早,他吩咐冬娃娘做点好吃的,说给工作组的同志们好好补补。

    徐甜甜爽快地应了一声。

    就掂着柳条筐子去菜地里拔了一颗大萝卜,揪了几个青辣椒,又剜了几棵小青菜。见韭菜也长出来了,就用小铲子割了一茬嫩韭菜。

    回到灶屋,她和凤芝一起做了两锅玉米面饼子。

    瞅着快响午了,就先用油渣炒了一盘萝卜片,接着又炒了一盘小青菜。还把事先剥下来的萝卜皮切成细丝,和青椒丝、香醋拌在一起,做了一盘酸辣爽口的小凉菜。

    另外,又炒了一盘韭菜炒鸡蛋,熬了一锅大米粥。

    她发现,经过这段时间的适应,手脚灵便了不少。

    好像翠翠的那股爽利劲儿已恢复了三成,比前一段可是好多了。她暗暗松了口气,总算能应付那些繁琐的家务活儿了。

    就是针脚上,还差了点。

    估计要想掌握翠翠的那一手绝活儿,还得多练练。

    工作组要来了,叶先生也要登门了。

    凤芝自然是满心欢喜。

    她把院子里外都打扫了一遍,堂屋里的条几和桌子也抹得干干净净的,就连窗户台上也清理了一遍,窗棂子一尘不染的,窗户纸也格外透亮。

    徐甜

-->>(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