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标铜》正文 第四十八章 南蛮兹事任意为(四)
声称来自佛山的一处铁冶。

    负责军事保卫工作的元老则是龙登云——这是一位彝族,彝名纳吉乌萨,也是元老院考虑到这边情况特别安排,他的身份是万通镖局此行的镖头,被王星平专门从广东请来在此座店。还有一名元老李康则是更多负责后勤与通讯保障,身份是广州万通行派到这边来的一位账房先生。

    剩下的六人则都是来自万通镖局的土著,但也是极为可靠之人,全都是带发工作的归化民,其中一个马姓小子更是来自琼州,据陈之江说身份大有来历让王星平善加驱用,剩下五个也都是不良人的重点考察对象。

    支队带来的不光是一些仪器工具,还有不少特殊武器,这些武器全是应对走镖与执行隐秘任务开发,许多甚至并非火药驱使,但如合金制成的滑轮弩等也远非此时科技能够打造,甚至还有麻药枪和一些神经毒剂。

    援黔支队这边除了六名归化民外便是龙登云和李康随队,王星平又将廖四从诘戎堡调来充作向导,加上己方这边的尚宝和丁艺等四人以及卫芄兰,一共十五人的行动小组便临时拼凑了起来。

    他将家中事情一一安顿妥当,又将陈之江与候致本引荐给叶大柜,嘱咐了丁得水几句要勤加操练,临行之前还不忘去张鹤鸣那里顺便讨了个外出公干的差事,却是丝毫也未透露此行前往云南的真实目的。

    …………

    七日之后的正午,一支茶马商队来到了南盘江边。

    这队人马与往来此地的寻常茶马商人并无二致,唯一不同的是领头之人纵然看起来有些邋遢,但却显得异常年轻,这商队不是别人正是连日赶路而来的王星平一行。

    七日前队伍集结完毕之后日夜兼程,用了四天时间赶到平夷所,然后过境云南又花了三日小心行路到的南宁县境,一行没去曲靖府城,却是寻了南宁县西北潇湘江(注:南盘江源流之一)边乔家湾内一处乡野小栈歇息。

    那客栈掌柜姓刘,似是许久未曾见过这样多主顾,忙不迭地招呼,手忙脚乱间还不忘打问生意,“几位客官这是要去临安府贩茶?”

    临安府也即是后世的建水州,云南这里最是商业繁盛的所在,那里有全滇最大的贝巴行市,南洋诸国流入的贝币在那里与本地商人交易黄金,因之临安府城中的各类商市也是鳞次栉比,茶马贸易自然兴盛。

    正是这个金融中心一般的存在,被滇人呼为小南京,自贵州而来的茶马商人多是到曲靖后顺南盘江南下,在乐蒙江上岸走一程陆路便能到达。部分货物如木材等更会顺着南盘江再一路南下珠江抵达广州,还有些便随着商队跨越元江和亏容江进入了安南、南掌与暹罗。

    但王星平自不会这样说,他从一匹马背上解下一个麻袋递予那掌柜,“我等本钱少去不得临安,就想在就近处寻个商屯换些粮食回普安,不知这左近可有店家熟识的经济?这些权当今日店钱和饭食钱,多出的便是酬你的辛苦。”

    掌柜稍将袋子一掂量,那麻袋中少说有七、八十索贝子,当得白银五钱了,用了抵今日所费自然绰绰有余,毕竟云南这里物价本就不高,店家自然满心欢喜。

    所谓商屯便是边商在各省专门开辟的屯田,每年产粮纳入当地官府换取盐额再往腹里交易,是开中制度的留存。贵州因为地力不肥土地贫瘠,故而专门在彼开垦商屯之人极少,但云南这边却极多,一是土地本身肥沃,二则是滇中本就产盐,尤其是楚雄和云南两府之间的黑白盐井,数量极多且卤也甚好,是以商屯更见得比别处多。

    “原来几位客官从普安来,这不妨事,乡野小店虽然茶饭粗陋些但生意还是做得,几位先安顿下来,晚些时候我便去寻个靠得住的经济过来。”掌柜收了贝子眉开眼笑道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