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标铜》正文 第四十六章 旌麾指向倚背嵬(十四)
于内湖的中心将湖描成一弯上弦的新月。而岛上则到处都是被充分开垦的土地,无论是渔民、农夫抑或采伐竹木制作家具器物的手艺人都在泰利姆安居乐业。泰利姆人的生活显然过得还算不错,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们就是这样悠闲地繁衍生息,只有长岛中央的‘少女之乳’(注:土著语,泰利姆岛最高峰的名字,bundok ng susong dalaga)见证着一切。

    第一都的背嵬军士兵正以他加禄部族军为前导进入此地,泰利姆岛的最南端将会建立起一座小镇,那里会拥有配套的港口,装备蒸汽动力的内河浅水炮艇会从马尼拉湾通过巴石河道陆续来到这里,使之成为当局维持内湖统治的核心所在。

    第二都和第三都的目标则是内湖东南岸的圣克鲁斯小镇,自十七年前设镇伊始那里便是马尼拉附近一处重要的贸易节点,同时也是教会前往富庶的比科尔半岛(bicol peninsula)的必经之地。拥有足够通航能力的圣克鲁斯河让此地经济得天独厚,内湖沿岸肥沃的土地也以此为最,渔业和农业更在此地尤其发达,从马尼拉一路过去的驿道边分布着不少西班牙人开辟的庄园,这些战利品无一例外将被收归国有。

    以圣克鲁斯小镇为中心辐射开来的湖区广大农耕区域将是户部劝农司的地盘,稻米、玉米、甘蔗、橡胶、烟草……,可能会超过15000亩面积的国营种植园正在向已经摩拳擦掌的袁鲁伊招手。

    而在内湖最南端火山脚下的罗斯巴尼奥斯(los baos)甚至已经有了一座教会新建起来的温泉医院,此地因为交通便利景色优美已经成为未来元老疗养度假的内定之选,当然米格尔主教的推荐也是原因之一。

    至于招讨司的全部计划则是要在今年年底之前将陆路边界推进至黎牙实比(legazpi,比科尔半岛西南角的一处殖民定居点,在阿尔拜湾内,地近圣贝纳迪诺海峡),将比科尔半岛这个火山群造就的粮仓彻底握在手中,海路则要保障对宿务的攻占以及解决西班牙人在菲律宾群岛的最后一支成建制舰队,其中至少还包括了一艘1700吨以上的大盖伦军舰。

    在北方,雅可和夸克将协助另一支规模更小的伏波军分遣舰队控制住阿格诺河口的林加延小镇,这处建成不过五年时间的港口人口虽然还不到两百(注:1619年在册纳税人口185人),但战略位置却极为重要,未来它将担负起更多与台湾和大陆的联系,只是从陆路将之与岷里连通起码要是明年的事情了。

    也正是因为湖南攻略任务最重,一开始放在这一方向的军力便是湖北的两倍,而为他们开路的则是新近投效的孟亭庐帕部以及近千人的切支丹‘民兵’。在马尼拉原先的主人迅速投降后,日本人很快便做出了最为彻底的转变,以至于元老院也开始郑重考虑将初期接管的一些城镇是否要暂时交给部分值得信赖的‘日协军’加以维持,直到归化民干部能够彻底担负起那些地方的管理。

    基于源自实事求是的调查与分析,谢明发现切支丹群体与西班牙人也并非全然没有矛盾,来自日本的教徒从某种意义上更应该称为宗教难民才是。除了少部分拥有技术的工人外,包括下层武士在内的大多数贫民既没有土地也无多少余财,如此一来作为西班牙人的佣兵也就成了一份不错的差事,但除了教会和市政厅之外这些人也很难获得西班牙贵族与军队的认可,某种意义上的残暴其实可以算作他们寻求族群认可的心理需求,而对心理需求的了解与利用这个时代恐怕没有能够超过元老院的了。

    带着目的去看问题之后,就会发现事实尚没有偏离通常的逻辑,西班牙人与日本信徒这种矛盾也并非没有爆发的时候,在西班牙人的历次远征中因为恶劣的船上生活而暴动的可不光只是中国水手,切

-->>(第2/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