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标铜》正文 第四十六章 旌麾指向倚背嵬(二)
家督争取最大的利益。

    在穿梭于法国和意大利的那些市井岁月中,他也从未放弃武士在腰间佩刀的荣耀。

    有时候他甚至会回想起更为久远的往事,年轻时奉家主之命平定大崎、葛西的一揆,现在那里的农民想必也有不少皈依了天主,若是再次对上他多半就会心生犹豫了。

    文禄二年跟随大军去了朝鲜战场,彼时他是伊达军的铁炮足轻组头,会打仗,能驾船,懂外语,没有因为风土病死在异国,这是他被家主看中的原因,一路行来,有时他真的无法确定到底是因为自己被天主选中还是为了让伊达家更为强大才选择了这条道路,但对教友的关心依然是他这些日子以来最为忧虑的所在,其中还包括了他的两个儿子和身边的所有奉教卫士。

    但眼下的一个愿望却益发迫切起来,他想回日本,想再次见到自己的妻儿,那是持续了五年多的情绪积淀。但是现在,因为幕府的一道命令他在这最后的一段路程上已被耽搁了整整一年。

    对于他这样一位有着特殊身份的人士来说,在马尼拉自少不了来自各方的关注,但总体而言都是无伤大雅的应酬与交际,其中还有很大程度来自他身边的那些日本武士,经过这些年的跋涉,如今这些卫士还有百余人的规模,比起出发时候,至少一小半的使团成员选择留在了欧洲和新西班牙,现在想想也许这些人的选择更为正确,至少不会因为信仰而遭受杀身之祸。

    说起来今日也不过是如平常一般失眠早起的一天罢了,至少从他微凸而憔悴的眼珠中看得出来这种情况早已是司空见惯,但眼下还得强打精神。

    “你们真的是从日本来的?”当十五、六岁的少女出现在支仓面前时,他脸上明显闪过一丝讶异。

    少女长着一张清丽可人的东方面孔,倒是他身边的那位年轻人像是有些南蛮血统,神态看起来也更加腼腆一些。少女身后的仆人则似乎是个日本浪人,但也只有尚留着的月代头和腰间的跨刀能够看出此人身份。

    “我想我需要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李思雅,家在平户户木引町,你也可以叫我伊丽莎白,家父是平户的商人李旦,至于这位是澳门的何经济。”李思雅的日语配着标准的银铃般笑声,让她的话显得真实而不容置疑。

    “澳门?”支仓常长狐疑地看着那何姓青年。

    青年连忙用现学现卖的日语回道:“在下何怡,如今在耶稣会中做些事情。”

    “不知两位见我所谓何事?”

    支仓常长颇觉意外,显然耶稣会在吕宋岛上的存在感并不算高,来自澳门的葡萄牙商人更是因为爱在马尼拉城的丝绸市场中囤积居奇而少有什么好名声。

    李思雅对支仓的疑惑并不解释,道:“既然如此我们也就开门见山了,其实我父亲一直想与贵国主建立贸易关系,但苦于无人引荐,正好去年我们便从几位华商口中听说了大使已经回返菲律宾,这才找了过来。”

    “与仙台贸易?”支仓常长面露沉吟之色,觉得这事有些古怪。

    “父亲对陆奥的金矿一直很感兴趣,当然,如果贵国愿意,只要能将俵物和刀剑运到平户,这些生意我们也照样做得。”

    支仓常长微笑着听李思雅说完,一边打量着小姑娘一边不咸不淡地道,“就为了这么点事情小姐居然专程来吕宋找我?如果在下没有记错的话,吉滨乡的干鲍和鱼翅长崎便能买到,至于陆奥的刀剑等运到平户恐怕也未必有堺港出产的便宜了,又何必费如此一番周章?再说令尊既是平户的华商,手中自然是有幕府颁发的通商朱印状,就算将船开到月之浦去又有何不可,小姐还是说实话吧,此番上门究竟为了何事。”

    “既然阁下如此说了,我也就不

-->>(第2/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