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标铜》正文 第三十六章 中吕再来试科途(二)
    “有什么折腾,这王家的生意也没见耽搁,反倒益发的好起来了,董乙哥不知,这些日子连四川和湖广过来的商家都问到了王家的铁冶,府试也就一天罢了,纵然不当真但若真被府尊点个案首那保利行的名声说不定就更大了。”

    董乙队科考不感兴趣,只接着何九前面的话问,“四川不是自己就有不少私冶?”

    “我听说是王家从广东的佛山镇请回了大匠,所出的铁器比之四川和湖广更好,价格也极贱,故而这些日子各处客商来采买的不少,看起来真是要将门槛踏破了。”

    “保利行出的各种铁器我也看过,的确是精良,但想要包销却是难得很,是以今日请二位贤弟出来便是想要搭上这根线。”

    贾贵一听生意上门,便即拍着胸脯道:“这保利行的生意说起来就这些日子眼看着做大,也是托了抚军相公的看顾。不过哥哥看重的既然只是他家铁器并非火器,其实这便好办,小弟我稍晚些先去北城那边打问,有几个相熟的经济都是做这铁器买卖的,听说有个专做四川铁矿的经济还是给保利行供过货的一家,他们当是能有些情面。”

    “有贾贤弟这话自然没有问题,不过为兄还是想要单独见见王家少爷说说包销的事情,不知何九弟可能帮上这忙。”

    “董乙哥此事找到衙门倒是对了,听说这几日寻王星平的商家不少,都是冲着这铁厂生意,不过他多些时候还在军中任职,前不久才从诘戎所回来的,我先前听说县试他便是放的头牌,想必今日应该也是一般,现在时间不早小弟跟着就去看看。”

    董乙闻言笑了起来,“那就有劳何贤弟了,若是做成此事两位贤弟的好处自然是少不了的。”

    …………

    从考场出来时王星平一脸的轻松,看起来以自己如今的水平考个秀才并不算太难,争一争举人也是可以的,要是能够针对考官的个性有所区处,那拿个贡士应该也还能有些机会,至少如今他也算是有些体悟,科举一方面是考验儒生的才学,另外一方面也有着各种偶然和必然的因素,一些当世大儒因为认不清形势而不愿迁就便只得一辈子名落孙山的下场,但王星平有自己的目的,也没有那等清高的风骨,考试进学做官,只要实用就好,这样一想于科途上他反而更有信心了,而如今既然到了府试也就告一段落了。

    至于那碗照旧加料的鸡汤米线在考场中引发出的意外,原本他还有些过意不去,但随着考试的进程中连续几个作弊被抓的儒生被揪了出来,他心中那点点愧疚也就荡然无存了。

    接下来的事情还有很多,眼下最头痛的便是扩大产能,找上门来的商家不少,但如今技术上的优势说不上大,如此情形下盲目扩张铁厂规模便会产生不少隐忧,尤其难免那等看人生意眼红暗中觊觎的,所以他心中又渐渐生出了一个别的想法。

    正思考着心中的事情,好容易从一群奉承报喜的人群中挤出,便忽然被一人给拦了下来。

    来人一身公服面皮白净,看样子倒像是府中的吏员,“这位差官不知有何见教?”

    那灰衣吏员满脸堆笑,躬身一礼,“在下何正文,是贵阳府的户房书办,在此专候公子多时了,看样子公子此刻必是高中。”

    王星平心说难道方才考场中有什么不妥?但转念一想应该不是府试的事情,乃客气道:“原来是何管干,离发榜还有几日这高中可不敢说,倒不知管干有何见教。”

    “见教二字实不敢当,只是在下的一位兄长久仰公子大名,他也是个行商的,有些生意上的事体想请公子到对面酒楼一叙。”

    “未请教令兄长的名讳?”听到又是说的生意,王星平心头一叹,但还是应承起来。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