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标铜》正文 第十六章 众心为弼灿有神(三)
倒是无碍,实话实说。“愚兄驽钝,并未读过这书。”</p>

    王星平不以为意,继续说道:“《吕氏春秋》中察微一篇,讲了两个故事,说的是春秋时鲁国的一条法令,凡是鲁国之人能够赎回在外为奴为妾的国人便可到府库拿回相应的赏赐,如此鲁国之人便可免受在外奴役之苦。”</p>

    见王星平吊起了书袋,倒是许老爷饶有兴趣的在听,看那神情便像是知道这一节。</p>

    “后来孔子的学生子贡游历在外,也从各国赎回了不少国人,却不受官府的补偿,他将此事说与夫子,却被臭骂了一顿,瑞麟兄可知道这是为什么呀?”</p>

    见许尽忠茫然的表情,等了片刻,就听旁边听讲的许老爷半答半解的对儿子道:“那是因为子贡家中有钱。”</p>

    “啊?”</p>

    王星平笑道:“对啊,瑞麟兄你想,平常人等在外遇到这种情况为什么肯花钱赎人?还不是因为国君许下的承诺,可子贡这样一做,别的人还有脸去要这钱么?如果换作是你,在外再遇到国人被掳为奴,那到底管是不管呢?”</p>

    许尽忠想了一想,道:“我倒也罢了,换作其他人,这就有些为难了。”</p>

    “所以啊,孔子才会说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p>

    锁南坚参听得新鲜,忙追问道:“王公子先前不是说有两个故事?还有一个讲的什么?”</p>

    “那也是讲的圣人的一位学生子路。”</p>

    “子路在郊外救了一名溺水的农夫,农夫以一头牛相赠,子路欣然收下了馈赠。”</p>

    “这一回夫子倒是高兴得很,直言今后鲁人必拯溺者。”</p>

    听到这里许成名便都明白了王星平的意思,乃对儿子道:“瑞麟,还不明白天成的意思?”</p>

    话说到这份上许尽忠哪里还能不明白,自己清高与老喇嘛推让倒也摆了,却让手下人如何能受到恩惠?</p>

    王星平心中的这个故事自前一世进了中学课本后便成了年轻人耳熟能详的典故,实在没有什么值得炫耀,只是在此时此地,身边的人除了那位许老爷倒是都没有听过,故而效果也出奇的好。</p>

    “犒劳嘛先不说,就是这些尸首五弟看怎么说?”廖四得了便宜,开始撮起牙花子卖乖,他身后的两个佰贰堡弟兄挂了些彩,此时也跟着应起了声。今天这事,原本杀散了河上拦截的蛮子便可作罢,也是几个军汉一味的串掇,再有王星平的意思才会追到了岸上。</p>

    “这倒也是,就不知这些人的来路。”</p>

    王星平也是发现了薛四七的行踪才能猜个大概,但他的好奇心明显不强。对于王星平来说,这些人无论死活,都应该有个符合他需要的身份,至于其他都是白给,关于最后的处置其实早已是成竹在胸。</p>

    慢悠悠的来到俘虏的三人跟前,廖四手下的两个弟兄早已守候在此,三个俘虏鼻青脸肿,显然不是作战时受伤可致。</p>

    “说吧,是谁指使你们来的?”廖四问完话一脚便踢翻了一个。</p>

    “廖四哥,都是蛮子,不需跟他们废话。”旁边一个军汉赶紧将正在挣扎的那人又提溜了起来。</p>

    “不用了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