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标铜》正文 第十五章 羁旅同舟期共济(六)
还有永宁司的蛮子们出头,实在是再好不过,包赚不赔的事情,虽然谈不上什么好处,但也无有风险,还能出口闲气,便没再多想答应了下来。</p>

    想了一想,罗炜又道:“那姓王的还是走的水路,总共也就一两条船,今日就该启程了,你让奢寄丑分两匹好马,我让李罗鬼那杀才跟你们跑一趟,走陆路今天日落前就能赶到前面。”</p>

    薛四七听了,顿时眉开眼笑,有地头蛇帮忙,这事情便成了一半,但还有一件事情需要确定才能放心,便又问道:“不知这下手的地方?”</p>

    “李罗鬼应该能找个好地方。”罗炜的回答中带着嘲讽的笑意,朝着窗外意味深长的望了一眼。</p>

    …………</p>

    稀稀疏疏的船头上几人服色各异,只要一眼看去便绝对不会觉得是汉人的商旅,即便在这西南烟瘴之地,也与此地的少民装扮绝不相类。</p>

    一阵爽朗的笑声正从舱中传来,笑声来自锁南坚参,他这一路和王星平当真说得很是投机。</p>

    老喇嘛的话语中掩饰不住对面前少年的欣赏,“如王公子你这样的俊杰才士,我家主上倒是想要延揽的,就是这中国法度不许啊。”</p>

    这话倒是事情,明季逃亡海外的流民无论是去南洋还是缅甸交趾的都不算少,但是正经读书人效力外番的确实没有,朝廷也不会允许这样有辱斯文的情况出现,反过来说,对士人有容有加,也正是有这番意图所在的缘故。寻常的作乱造反,没有读书人的参与便只能是乌合之众,不过是一群匪类而已,从这一点上来说,即便阐化王向来恭顺,也是开不得这先例的。需知外番中最为亲近的朝鲜,也不过是能多得赐几部经典的地步而已。</p>

    看着对坐面前的老喇嘛跟自己开着玩笑,王星平也不见外,道:“我畏高得很,着实去不得贵邦。”</p>

    锁南坚参略微疑惑的看了眼王星平,马上便笑了起来,“畏高?公子说笑了。”</p>

    王星平却一本正经道:“大师不闻?李太白曾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一句,黄河源自青塘,若说起来与乌斯藏也是一系,大江大河自高原而出,奔腾千里而入东海,如何不高?水往低处流嘛。”</p>

    锁南坚参听得认真,这一路上对王星平的好感就是随着这些只言片语的交谈慢慢积累了起来。</p>

    连在旁侍奉茶水的王小六对自家主人如今也只剩下佩服。</p>

    昨天在码头冲撞了那罗姓班头,本以为又要生出些事端,没想到下来公子便命廖四几个打听到了使团的下处,不到半日功夫,贵阳府的王公子替商人们向使团请命的消息便传开了。</p>

    在商人和小民中传了个急公好义的名声,连带着使团那边因为被读书人以礼相待也觉得有了几分面子,恐怕唯一觉得不爽的就只有仁怀县中的一干衙役和县中的老爷们了,可老爷们再有脾气也只能冲着如罗炜这样的班头去发,哪里能够再去招惹几个不知根脚的读书人和一班趾高气昂的贡使。</p>

    至于班头,却早就被老爷的怒气给吓住了,此时当是正不知这姓王的措大是县尊的什么亲戚抑或是上面哪家官人的什么公子,只是听说县尊发起脾气的样子倒是益发的将这猜测给当了真。</p>

    王小六自然不会去关心这些,他只知道看在少爷的面上,如今又多赁下了一艘船,许家父子并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