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标铜》正文 第十四章 罗拜夷酋列几人(五)
来以后大宋在南洋开科取士也应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刘鸡佬不是妄自菲薄的性子,也还知道自己的斤两,要考个功名自是不可能,可多识些字来却也不是什么坏事,何况还能为后代有个念想。</p>

    此时桌上正有人大声议论,“种痘之法以前倒是听过,就是不知道首长这种痘免疫法是怎么个章程。”</p>

    “这有什么章程,你没看昨日的报纸上都说了。”</p>

    李阿狸年纪小些,本就开过蒙,识字也快,听说自进了夜校便很是发奋,每日都要识字八十个生字才肯歇下,如今倒是勉强能看报纸了。就听一桌人中,就他拿着报纸大声回道。</p>

    那人又问,“报纸倒是没看,只是种痘的法子原先在大明也曾听过,虽说只要挺过了去,便不会再得,可实则也是常要死人的。”</p>

    “所以报纸上才说了首长们这法子与别处的不同。”</p>

    “有何不同?终究是要将痘疮种在小儿身上。”</p>

    见人问得入巷,李阿狸顿时来了精神,“报纸上说这回给小儿种的灭过毒的痘苗,绝不会有事。”</p>

    “灭过毒?不是明明说的是种痘免疫法么?若是首长们真能给痘疮灭毒,那生了痘疮直接灭毒不就是了,又何必费这番周折种在人身上,我看还是不妥。”</p>

    就听李阿狸又道:“种一回痘才只要三张紫票,能有什么不妥,首长们从来心善,这事也是德背苍生,如何做不得?难道你还担心首长们的医术有诈?我想多半还是想要多些人归化,才搞了这个种痘。”</p>

    李阿狸的话说到了关键,若说聚敛,十五文一个的种痘费实在是太少,别看今日等待种痘的队伍已经老长,充其量也不过二三百人,再多一倍也不会收上十贯。可光看架势,也不像首长们对疗效没有信心的样子。那么经略司的目的多半就是要有更多人规划,南洋人口不比大明,婆罗洲更是地广人稀,原先堂堂渤泥国的首府,人口也不过数万,官军如今四处征讨,还要建设商港,又要人做工做田,正是缺人得很,有了这个法子,倒是能让人安心投效,听说北面神山那边,就有不少部族归顺了大宋。</p>

    街上依然还是七嘴八舌,却挡不住各种小贩已经挤了过来,卖各种果子吃食的吆喝声混作一团。</p>

    只是眼看着等待种痘的队伍已经越来越长,正在缓慢的朝着前方移动。</p>

    就连李阿狸自己都在想,等吃过了酒,自己也去种上痘苗才好,看看一桌的酒菜,又自言自语起来。</p>

    “才十五文,还真是便宜。”</p>

    …………</p>

    黄顺之恭恭敬敬的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冰凉的饮子,对于徐玄策带来的消息倒是不太惊讶,前几天便听到了传闻,昨天报纸上又是坐实了,可仔细一想倒也合情合理。</p>

    “竟然是种痘。”坐在上首的黄顺庆也不禁有些触动。</p>

    “其实这种痘法又名灭毒种痘法,自神宗时便已有人在用,说来距此也有五六百年了。”</p>

    徐玄策说的神宗自然是北宋变法的那位,黄家兄弟虽然都在南洋,这点基本的历史常识还不至于搞错。</p>

    就听黄顺之听完便问起,“有那么久了?可从来也没听说过有人用过。”<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