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标铜》正文 第十三章 佽飞禁旅严千帐(九)
人也有了更加直观的印象。个个都是髡发短衣的海匪打扮,对待百姓尤其是汉人却分外的客气,不仅行销各种秘法而成的精巧器物,还大肆搜罗小孩进了他们的学堂。</p>

    宋人行商的手段倒是颇类红夷,凭借坚船利炮站住一处港口,便要在港中营造商站,囤积贸易,他们又有大船,自然能够将货物运销海外。</p>

    但这宋人奇就奇在对于南洋盛产的胡椒、丁香等物,全无多大兴趣,他们印发给各家商人的包买清单早已流出到各处不少,但无论是哪种版本上都没有提到收购香料,反倒是粮食、煤炭和生铁成了大宗。另外,焰硝、牛角、桐油等物也是一概照单全收。只是在整个南洋,能有像样生铁出产的地方实在是少之又少,满剌加城倒是多半会有,可惜佛郎机人未必肯卖,做成火绳枪可比生铁值钱得多。其他南洋诸国自己打造兵器尚嫌不足,更不会轻易出口,从明国两广、福建走私的铁锅从来都是紧俏货物,多少南洋的小国上赶着要去福建朝贡,还不是为了得到更多丝绸、瓷器和铁器。</p>

    此外,在南洋价值高昂的珍珠、丝绸宋人也是不要。倒是如今宋人占下了渤泥国都,在那里修建了不少工坊,这才没过几天,原本要依靠北面过来行销的各种日用品市场便开始有被宋货倾销的势头了。</p>

    复杂一些的雨伞、纸扇不说,文莱产的木屐、布疋、纸扎已经在市面上出现了不少,做工比明国货精良不少,但价钱却不见高,这些思礼港木器加工厂的产品,因为有了机床的优势,设计上全都贴合人体工学的精髓,即便只用寻常木料所制,也能让人爱不释手,只就平均质量来说,就绝非依靠经验代代相传的师匠能够比肩,工业化生产的优势概结于次,别的不说,木制的牙刷就已经在港中富人里打开了销路。</p>

    桩桩事情都让郭港主摸不定这宋人究竟打的是何主意,但一种莫名的危机感还是渐渐的逼近了。</p>

    南面的国都被宋人占下一个多月,时间虽然不长,但却与以往大不相同,从过往船东那里听来的,宋人的作为都不是打算要走的样子,最近听说更是打出了什么经略司的旗号,只隔着两处海湾的瓜拉彭尤就在嘉丽半岛的北端,是张氏海匪盘踞的老巢,前不久也被宋人占下了,连带着张氏族人全都被一锅端。</p>

    要说那张柴佬,也是侨居南洋的汉人,与自己还有些交往,前些年在爪哇、三佛齐那边也很是奢遮过几回,名声算是大的,虽然这次是自己找死跟着蛮子们去找宋人的不痛快,不过却听说只用了不到一个晚上,张家三代的家业便全都折到了纳闽岛,还被人反杀回了老家。张家有人口,有火枪,更有快船,对于这支周边都颇为忌惮的力量的一夜覆亡,能带给郭兰生的信息实在太多。</p>

    张家港的事可以说声是他自己作死,但占了瓜拉彭尤的宋人还嫌不足,听说最近那边似乎正在修路,不是为了更北面的哥打支那峇鲁还是为了什么?现在哥打支那峇鲁北面的古打毛律,那里的巴瑶部早把短毛们奉若神明,带着支那峇鲁山周围的各家部族,恐怕投靠宋人不过只是早晚而已。</p>

    现在被夹在中间的哥打支那峇鲁便尤显尴尬,以本心论将这基业拱手于人,实在没这个道理,郭港主正值盛年,港中市镇也被打理得颇为顺心,纵然那宋人真是如传闻中的只要不加反抗,便能好生说话倒还好,就怕这并吞之后便由不得自己了。</p>

    渤泥国眼下可以算是被灭了国,虽然国主还在,实际上也跟没有了一样。外有海外忽至的强敌,内有黄氏族人的倾轧,郭港主对于那点以贡赋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