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十九章:定亲
    李梓峰出得二皇子府,身边人问道“殿下宣旨之后不回宫中复命,却转来二皇子府?若皇上怪罪当如何”?李梓云看了那人一眼,是一直伺候自己的太监张文举。

    李梓峰冷笑一声“你以为父皇为何让我来宣这道旨意?”,张文举仔细琢磨了一番,霎时就明白了,惊讶道“皇上竟存了这样的心思?幸得殿下聪慧,不然这事可就不全了”。

    李梓峰哼了一声说“父皇就是偏心,为一个李梓谦如此大费周章”。张文举笑着说“殿下,三皇子无非是仗着有太后的宠爱,皇上此举想是为了安抚太后罢了”。

    李梓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我看他李梓谦能得意到几时”!

    回宫之后,果然,父皇无意似的问了句“可曾见过你二哥了”?李梓峰急忙说“儿臣久不见二皇兄,甚是想念,便趁着今日出宫去了一趟,望父皇赎罪”,说着,急忙跪了下来。

    李运隆看了眼自己的这个四皇子,笑了笑“你不必着急,朕没有怪你的意思,你二皇兄在宫中时,你便与他交好,兄弟之间就该如此,起来吧”,李梓峰说“谢父皇”。

    李运隆摆了摆手“下去吧”,李梓峰躬身一揖便下去了。

    李梓峰年纪尚母妃又没有势力,所以至并没有出宫建府。

    交代了父皇的差事,便想着去母妃宫中一趟。路上见一顶小轿,不知抬着谁,径直往太后的慈安宫中去了。心中疑惑,直到进了母妃的流云宫。

    张淑妃见儿子过来了,心中欢喜,忙命人准备他喜欢吃的茶点端上来。

    却见他一直眉头紧锁。情知有事,屏退了众人,揉了揉他的头说“皇儿,可是遇到了什么事?怎么闷闷不乐的”?李梓峰这才回过神来,笑着问母妃“母妃,儿臣刚来之时,见一顶小轿不知抬着谁进了慈安宫,母妃可知是何人”?

    张淑妃听他说到此,笑了下“这又如何不知道,那轿里抬着的是丞相之女,太后这是要为三皇子选皇子妃了”,李梓峰冷笑了一声“太后打的好算盘”!

    张淑妃苦笑一声“都怪母妃不得宠,害的你在宫中也无什么地位,若能为你做一门好亲,母妃便是死了也能安心的去,只是,唉”,说着,张淑妃便落下泪来。

    李梓峰见母妃伤心,急忙哄道“母妃切莫伤怀,我与他们同为父皇的儿子,莫非他们比我多了什么不曾?他们有的我也有,凭什么他们都要压在我的头上,孩儿定然要讨回来”,张淑妃听他说此,急忙拉着他说“皇儿,谨言,若是被有心人听了去,只怕又要生出事端”。

    李梓峰知道母妃怕事,便安慰她说“母妃放心,在自家宫里,我母子俩说句话也要怕他不成?”,张淑妃只是暗暗滴泪,恨自己不能为儿子做些什么,李梓峰又安慰了一会儿,便回自己宫里去了。

    慈安宫中

    太后看着眼前这个静静坐着的姑娘,跟旁边的刘嬷嬷说“果然是丞相的女儿,长的可真水灵”,刘嬷嬷也笑着说“那是自然,太后的眼光自是不会错的”。

    陈锦心坐在椅子上,听着头也不敢抬,因为来的时候父亲告诉过她“不可直视太后”,她便记住了,自进来行过礼之后,便一直低着头。

    太后笑着说“抬起头,让哀家好好看看”,她不知该不该,索性就一直低着。太后疑惑道“锦心,哀家让你抬起头来”。

    陈锦心不知抬还是不抬,于是就说了一句“太后赎罪,父亲来时交代,让我不可直视您”!坐在她旁边的丞相夫人一听就急了,斜了她一眼。

    太后一听,笑了笑“傻孩子,哀家让你看你就能看”。丞相夫人急忙起身谢罪“太后莫怪,我这女儿平日里被她父亲惯坏了,说话不知收敛”,太后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