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王典》正文 第六十九章 狗急跳墙
昂贵,一般人根本使用不起,像解光府这样的选拔考试,也多半不会使用纸张。</p>

    </p>

    显然,此时的世道,跟正史有些不同,纸张已经是很普遍的事情,甚至日常交流,多半都会用到纸张,书简因为笨重,已经减少了一半之多。只有一些要长久储存,不能轻易损坏的文件,才会用书简存放,包好储存。</p>

    </p>

    在书香苑就是这样,藏书阁中的一般书籍都用纸质版,而一些重要的书籍,专门贴有标签,则是用书简的形式存放。</p>

    </p>

    试卷上只有五道题目,其中四道是关于用兵之道的考察,最后一道有关心性品格。</p>

    </p>

    讲武堂的笔试考察的很全面,不但要选拔有才之士,更重要的是选拔有德行的人,有才无德着,加以培养,将来可能会成为更大的祸害。但是,有德无才者,却不具备培养的资格。</p>

    </p>

    不过,有德者,多半有一定的才华,诸如明白事理,通达文书。很多时候,正是德行的存在,才造就了才华。</p>

    </p>

    吕先这半个月以来,熟读兵书,对于用兵之道,虽不能用了如指掌来形容,但也是烂熟于心,再则,他曾经通读三国演义,其中的用兵之法,颇有道理。读过之后,他相当于暗自实践了一番。</p>

    </p>

    四道题目很快就答完,看看别的参选者,多半还在抓耳挠腮,显然是私下里没有下足功夫,还有一部分孩童,根本就是滥竽充数,毕竟大部分只有七八岁的年纪,兵家之事,什么都不懂也很正常。</p>

    </p>

    最后一道题目是软性题目,对吕先来讲就更加简单了,在现世的时候,从小到大,思想品德课程吕先可没有少上,而那题目,也就相当于思政课最简单的题目。</p>

    </p>

    吕先奋笔疾书,快速将考题做完,还是第一个交卷的。</p>

    </p>

    试卷递到梁涛手中的时候,梁涛忍不住白了吕先一眼。他的神情之上依旧是那种伪善,不同的是,多了一些淡漠。</p>

    </p>

    吕先能够明显看出来,对于李青天逃出山洞的事情,梁涛还全然不知,不然,他不可能这么淡定的坐在这里。</p>

    </p>

    而解光,在得到那玉牌之后,也并没有什么动作,至于提防梁涛,他平日与梁涛本就没有过多的交往,只是讲武大会这样的重要的事情才会碰面,还有一次碰面的机会,那就是讲武大会三日之后的聚贤庆。</p>

    </p>

    故此,解光也只能是在心中提防梁涛,对他小心一些。等真正在一起做事情的时候,才会对其行为产生警惕。</p>

    </p>

    在吕先交上试卷之后,其他两位审官和解光都对吕先的试卷好奇,这个刚刚来到解光府的少年,似乎与其他同龄人有些不大一样。</p>

    </p>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