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王典》正文 第十七章 先锋兵
一趟,而后返回,想必张忠已经发现火把不过是引敌之计,火速赶回,如此,我们可不是只能运输一次?”</p>

    </p>

    吕先心思缜密,何曾没有想过这个问题。</p>

    </p>

    “如果张大哥有胆量的话,不妨碰碰运气!”吕先笑道,“就赌你来往运输三次,张忠并不返归。”</p>

    </p>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如果不成,被张忠灾兵围堵,我们可都要死在这里!”张桐脸色变得凝重,言语之间有战兢之意。</p>

    </p>

    “张大哥,若是信得过我,自然与你周旋,你看如何?”吕先眼眸中露出一股神秘。</p>

    </p>

    “哦?吕公子又有办法?”张桐惊讶。</p>

    </p>

    “张大哥,此时不是说话的时候,信得过我就火速运输番薯,否则,等张忠的灾兵回来,那可就晚了!”吕先心中有些底细,并不明说。</p>

    </p>

    “弟兄们,快点,将所有的番薯抬上车!”张桐不敢废话,将手一招,三十几名弟兄应声而上,手脚轻便,行动迅速。</p>

    </p>

    这几十人急中有稳,稳中带急,以最快的速度悄然将番薯装了十车,而后三四人一辆木车,前呼后拥,相互推赶,朝着山坳口而去。</p>

    </p>

    见吕先火把引兵计策好用,张桐内心佩服,虽不知吕先如何帮忙拖延时间,但也已经相信吕先自有办法。</p>

    </p>

    虽是相信,但心中又多少有些疑虑,想来,最保险的做法还是加快速度,就算吕先有办法拖延时间,那种拖延毕竟有限,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番薯全部运输,才是正题。</p>

    </p>

    因此,张桐下令三十几个兄弟拼命全速前进。</p>

    </p>

    至于吕先,之所以对张桐有此许诺,实有考虑。</p>

    </p>

    一来,张忠兵马数量颇多,整体行动,前后相互呼应,速度比起二三十人的“奇兵”本来就慢。二来,根据吕先对张桐的了解,此人行为做事谨小慎微,见到城西空有火把之后,必定会查验一番,差不多得出个合理的解释后,才会引兵而返。三来,张忠虽有治兵之才,但大脑反应略有些迟钝,加之其之前不过是一县县尉,并无实战经验,见到空地火把之后,不会即刻想到这是调虎离山之计,等他想明白,也够张桐运两次番薯了。</p>

    </p>

    吕先有识人本领,得出这三个理由,仅仅是这三个理由,就足以使他答应帮助张桐运输所有番薯。</p>

    </p>

    自然,并不排除张忠去火把场发生意外,若张忠大脑忽然灵般,想明白事情的原委,火速赶回,就不好办。</p>

    </p>

    但接下来的事情,使吕先推翻了这种可能性。</p>


-->>(第2/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