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北朝世兵》正文 第二十八章 江陵之战四
    刚刚开战还是下午,战争太过激烈,军士都太过紧张,丝毫没注意过时间,眨眼便已经到了晚上。那城下人山人海的,人们都仰着头,举着盾,等着往上扑。城上城下全是火把,回首望去,那军队如火龙,将城池团团围住。而城池则如烽火台,火光甚至将黑夜照亮。喊杀声不断的前方与紧张却安静的后方形成了一种反差,人们似乎都在听吼叫的声音,这种声音野性又原始,让人既胆战又期待。</p>

    上边不断掉下来尸首,大部分都是被砍死的,少部分是被砸死的。虽然场面极度震撼,但是却没有恐惧,没有人退却。城上那些武将也都在奋力砍杀,甚至与城上城下冷箭不断。</p>

    有的明显是将领的人,身上居然插满了箭矢。如果不是那几层盔甲的保护,这时候的他已经成了筛子了,也不会手持不知是长矛还是马槊的长柄武器耀武扬威,奋力爬城了。</p>

    过去的云梯是直上直下的梯子,后来春秋时期因为战争需要,人们总是用长竹竿戳着直接把它戳出去,导致人根本上不去。后来人们在木梯的基础上加上倒钩,这样梯子就不会被轻易推倒。</p>

    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官渡之战的曹孟德都将攻守的器械发挥到战国时期的水平。云梯的改造也从竹制到裹兽皮与铁皮,保证长度与坚硬度。并且宽度也从一个人到三个人同时上城,速度快了不止一倍。</p>

    那巨大的投石车,一刻不停地向城内投射火石。梁人拿出滚木和蒺藜,疯狂地往云梯上的人们投掷。</p>

    很多人因为根本挡不住滚木,而被撞下云梯,活活摔死。那城墙暗砖后的弩手,在此刻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弩手的弩有十连射的型号,也有一次性三发散射的型号。这些武器都对士兵造成了极大的杀伤。</p>

    那城下的尸体眼看都要堆到跟人一个高度了,大将还没有下令停止进攻。赵烈实在不忍心看下去了,这哪是打仗,这简直就是送命。</p>

    然而战争就是如此,即便鲜血汇聚成长河甚至将长江彻底染成红色,也不能阻挡人的野心,无论是士卒封侯的野心,还是武将征战天下寻求功名利禄的野心。</p>

    人们拼死一搏的理由很难说,但是一定都在为生存而奋斗。城上的人们,身后就是自己的家园,不也是为了那些坚守而奋斗吗?</p>

    随着一声又一声的鸣金,攻城的军队如潮水一般退去,下面只留下堆积如山的尸体,还有伤残未尽的士兵,那城下的鲜血如同护城河,缓缓向低洼的地方流动,似乎是真的要把长江染红?</p>

    魏军的武将走上前去,对着江陵城奋力喊到:“收拾尸体,莫要误伤!”正如后世战争中,那些打水休息和吃饭拉屎的士兵不算士兵一样,人们要互相尊重,同时也要尊重死人。</p>

    无所不用其极的人,一定会被以同样的方法报复,如同“请君入瓮”一般。</p>

    那些军主与都督都在布置军队去整理尸体和武器,抢夺那些伤兵。能救回来一个就是一个,这年代战损率太高,代价也太大,如果不能稳定人数,保持士气,那仗就没法打。</p>

    赵烈等人也要去抢伤兵,拖尸体。毕竟明日再开战,就是另一回事了,如果城下的尸体放置很久不管,不仅会影响两军作战,还会引发瘟疫。引发瘟疫的下场很惨,如果控制不当,甚至会顺着长江往下游扩散,有可能会祸及百万,如同542年西方出现的查士丁尼瘟疫一般,整个欧洲、埃及及中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