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北朝世兵》正文 第二十一章 汉水
    公元554年九月,西魏宇文泰正式向梁帝萧绎宣战。萧詧(通:察)在江陵以北遥遥相望,并与西魏约定,攻下江陵,愿为傀儡。</p>

    ……</p>

    起初萧詧虽然依附了西魏,但是仍然有二心。他命令人偷偷去看大将军杨忠的军队数量和结构。</p>

    杨忠知道他的野心,所以在穰城外筑台,命令二千多人的骑兵绕着城池转圈,自己则在台上大摇大摆地阅兵。萧詧的探子看了大惊失色,以为有三万人,报告给萧詧的时候添油加醋,吓得萧詧以为宇文泰始终在提防他,所以就打消了野心,继续老老实实地给宇文泰做附庸。</p>

    九月,大军从长安出发,于谨以军令,将全军次列在樊(襄樊)、邓(邓州)两地。而梁朝的广州刺史王琳与大都督王僧辩等人则在隔岸观火,似乎并不愿为萧绎卖命。目前假称还在征兵阶段。</p>

    赵烈所在部队先行从荆北出发,欲与萧詧会合于樊城。</p>

    旌旗遮天蔽日的,连行军踏出来的滚滚尘土都被那些旌旗狠狠压在下面,丝毫散逸不出去。作为世兵,也作为前军府兵的一部分,却没有马匹供给。不仅要赤脚走到汉水渡口,还要等待船只接送。</p>

    并非没有马匹,只是一时难以抽调。不过过不了多久,包括赵烈在内的所有士兵都要骑上战马,跟从前军行动。</p>

    依照赵烈记忆中的想法,西魏大军是要渡江的。他本来以为是长江主干,谁知道竟然跑到了汉水,这里面的事实和他臆想的差了不说十万八千里,也差不多了。</p>

    到了江边,除了一部分渔夫所有的小船,根本就看不到几艘大船。四千多世兵,比长安的军队来的早上两天,却被堵在了汉水以北。萧詧似乎根本不理会这些世兵,可能他们还不够精锐吧。</p>

    汉水边上有很多老翁垂钓,他们跟没事人一般,竟然比萧詧还蛮横,厌烦的态度就好像军队打扰了他们垂钓一样。也不知道谁干的才是正事。</p>

    如果这场仗里有水战,那可能会很惨。因为赵烈手里的弓很轻,他过去在徐家拉起来的弓很多,但是大都在一石一下。这个弓虽然很精致,而且货真价实,但是依这么个重量,怕是连五十米都射不出去,还得算上弧线落地以后的距离。</p>

    如果真的在水上打仗,恐怕这么弱小的弓,拉弓射箭飞到半道儿,就会随风飘荡,从船头给吹到船位,而后默默地落入大江里,自己则只能挽着弓,和敌人面面相觑。</p>

    南朝人的弓弩很是强悍,唯一打不过北方的只有骑兵。所以南人数次北伐,但是却都无功而返的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此。</p>

    当然从侧面也可以看得出,梁朝的陈庆之北伐洛阳所率领的七千骑兵,已经是整个梁朝的最精锐的家底了。</p>

    萧衍没有杀了陈庆之,已经是法外开恩了。不过萧衍必然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所以从根本上就不是陈庆之的问题,当然,作为条件,陈庆之永远不能再参与家国大事了。</p>

    赵烈的伍长摸了摸自己队伍下的小子身上穿戴的护心镜,看起来不伦不类的,实际上很让人羡慕。</p>

    制作护心镜不简单,人们打刀打矛,技术含量通常比较低。老师傅做刀,不要求精致的话,一天锻打出来几十把也不是问题。</p>

    但是盔甲和护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