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北朝世兵》正文 第二章 农耕
    农耕,是从古至今的第一要律,民以食为天。虽说人无信则不统,纵然足兵足粮,也无法安稳天下。但是如果人们看不到地平线内缓缓运输的粮食,就必然不信任君主,饿着肚子打仗,军队绝对会哗变。</p>

    课劝农桑,自古就是一大功绩。</p>

    关中粮产自从开发了都江堰便不再缺粮,纵然天干物燥蝗虫漫天,也不曾少了官家供养。有了粮食,就有了人的聚居,有了人的聚居便有了势力存在。</p>

    而这些古老的势力,历经三百年沧桑而不倒,天下换了十几茬皇帝,也不能影响他家子孙仕途的一星半点。</p>

    自强秦伊始,关中粮产便已经达到每亩地三四百斤的产量,论及杂粮,每亩更有九百斤左右。过了函谷关,天下粮产便渐渐降低。北方严寒,唐以前北平左右温度低达零下四十度,所以纵然有人生存,也不能种田耕地。不能种田,也就对这个世界的一切权力无从谈起。</p>

    赵跣狗蹲在自家菜地里,给他娘看园子。他家除了他已经没有男丁了,他也有家族和远房,不过除了他出生那天匆匆而来的三叔公,别人一概没见过。</p>

    他爹已经去打仗了,西魏大统年间的日子里,还在受着尔朱荣和北魏余年的影响,各地时不时在叛乱,国家中央根本无力管辖京畿以外的地方作为。要么安置世家,令其放纵。要么就是利用豪右,替他们看守国土,任用他们的子孙填补朝堂和武将的空缺。</p>

    丞相宇文泰确立了军府制度,但却招不来几个像样的猛士,各地行各地的政,不但各地的税制不同,就连各地的钱都不一样,每个家族奉行着自己的利益,在这种三不管的年代里,肆意妄为。</p>

    赵跣狗家一般奉行的是鹅眼钱和铁钱,不过大体还是奉行绢布粮食交易,毕竟离着益州近,所有的规矩都是就近原则,而那张已经换了不知多少年的告示,一点作用都没起到。</p>

    世兵制度还在延续,胡人缺少户口,那就用汉人户口充兵丁。这一征,便将赵跣狗家三代八人全部征走了。当然,也是作为汉人豪右的政治资本,送掉了除了赵跣狗他爷爷(南北朝及唐代用爷爷称呼父亲)还送走了他家的八个直系血脉。</p>

    狗子的祖辈舅叔,都已经埋在了异国他乡,听前线回来的人说,他们为了防止瘟疫发生,都是敛了尸体以后就地掩埋或者焚烧,根本带不回来半根骨头。</p>

    他的祖母听了当时就咽了气,幸好世兵历代军籍,根本不用赋税,否则这个家就彻底垮了,或许赵跣狗的出生会是在流亡的半路上,也有可能因为他是个男童,会被卖个好价钱,亦或是因为一口母乳,活活累死自己的娘。</p>

    吃过了苦的人,对于再次吃苦可能一开始有些不适应,但是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毕竟还是那句老话:又不是没吃过苦。</p>

    日头已经西斜了,狗子还躺在自家的菜地上嚼菜叶子,完全忘了娘给的任务。有时候想想,这个年代,只能捡个柳条刷牙。头一次用柳条刷牙,还让他娘狠狠打了一顿。</p>

    因为他娘头一回看他儿子撒癔症,还以为他在那吃什么脏东西。</p>

    偶尔会得到邻里的接济,毕竟家里只有个老娘,脏活累活都是她一个人扛着。但是每个时代的女人都有一种默默不屈,也从来不抱怨的精神,她们应该被称为英雄,纵然她们的男人离去的路上不曾回头,却也不曾让她们点下眼泪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