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大唐第一巨商》正文 第204章:皇帝的墨宝
画大家,尤擅画鹰。

    这两个家伙主动送上门来,如果不留下点什么,秦钺是绝不会轻易放他们出门的。

    不管是什么时代,只要是有点才华的人都喜欢卖弄,一听秦钺想让自己写字,李隆基马上来了兴致:“秦爱卿,不知你想让朕为你写些什么?”

    秦越道:“微臣不敢奢求,请陛下随意就好。”

    秦钺早就做了准备,马上让两名侍女把一张条案抬进了雅间,条案上放着笔墨和宣纸。

    宣纸是东汉造纸家蔡伦的弟子孔丹所创,盛行于唐代,因宣州泾县所产宣纸品质最好,故名宣纸。

    李隆基起身来到条案边,提笔稍作斟酌,然后道:“既然朕今日是来你们这西域风情大酒楼是品尝人间美味的,那朕就给秦爱卿写个‘人间极品美味’六个字的横幅吧!”

    不待秦钺回答,李隆基悬腕运笔,顷刻间便用汉隶写下了六个遒婉苍劲的大字,随即又笔走龙蛇用行草落了款。

    秦钺不禁赞道:“好字,陛下写得一手好汉隶,颇有两汉遗风,落款处这行草更是了得,早已超脱了东晋二王之风范,且笔走龙蛇雷霆万钧,颇有帝王之气象。”

    见秦钺对李隆基的字赞不绝口,李嗣恭和姜皎等人也跟着拍手称道。

    李隆基颇为得意,放下笔道:“世人都知朕喜好弓马,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朕也喜好诗歌雅乐。朕自幼习练书法,不但临摹了晋代二王字帖十几载,其间还习练过曾祖太宗皇帝的神帖,虽不敢说是当代书法大家,但对这笔端技法还是颇有些心得的。”

    秦钺继续拍马屁道:“俗话说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陛下乃是人中之龙,陛下的书法技艺之所以不被世间寻常人所知,皆因陛下志在天下九州,不屑以此博取虚名而已。”

    秦钺说完,连忙捧过朱砂印盒,一旁的内侍省内侍监兼右监门卫将军高力士早已解下腰间悬袋,从袋中取出龟钮金印一枚,在秦钺手里的印盒中蘸上朱砂印泥,恭恭敬敬地递给了李隆基。

    李隆基用完印玺,又指着姜皎笑着对秦钺道:“秦爱卿,楚国公亦是我大唐的一代书画大家,无论是书法和丹青,造诣都不在朕之下,你是不是也想让楚国公为你留下点什么啊?”

    这李隆基简直太善解人意了,真是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都不用秦钺主动开口了。

    秦钺连忙颔首道:“微臣正求之不得!”

    李隆基对姜皎道:“姜七,该你了,你打算为秦爱卿写点什么啊?”

    姜皎多么聪明,马上道:“陛下,您也知道,臣在书法造诣上远不及陛下的功力深厚,臣怎敢在公输门前弄斧,在关圣面前舞刀?”

    其实姜皎是盛唐时的著名画师,书法造诣并不比李隆基差,他这样说只是不想在大庭广众之下把李隆基比下去而已。

    李隆基哈哈笑道:“姜爱卿,要是别人谦虚也就罢了,你就不要过谦了,朝中百官谁不知道你姜七工于笔墨丹青?对了,朕听说近几日你一直在家中玩鹰,不如你就给秦爱卿画一只苍鹰吧!”

    姜皎不但喜欢画鹰,还喜欢驯鹰玩鹰,据说他和少年李隆基第一次相识,就是因为在郊外架鹰打猎偶然相遇。当时还只是个郡王的李隆基很喜欢姜皎的鹰,姜皎虽然不知道李隆基的真实身份,但还是毫不吝惜地把自己的鹰送给了李隆基,给李隆基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姜皎道:“既然陛下说了,臣不敢抗命,那臣就给秦朝议大夫画一只墨鹰吧!”

    秦钺连忙道:“好好,卑职听说楚国公画的鹰神韵非凡,世间无出您左右者,如若得到楚国公的丹青墨宝,也算是秦钺三生之幸了。”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