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大唐第一巨商》正文 第191章:顺水人情
那位道长,而且那位道长似乎还很在意焦遂的钱财。

    秦钺早就有种预感,焦遂可能遇到了一个骗子,现在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了。

    虽然秦钺已经不打算继续劝阻焦遂,但还是想善意地提醒一下:“达之兄,按理说出家人既已出家,就已万事皆空,根本不会在意钱财这些身外之物,可你不觉得你说的这位道长有些太过看重钱财了吗?”

    焦遂并不是傻子,分明听出了秦钺的话外音,笑着道:“寒兵兄弟,你误会了,愚兄遇到的那位道长并非是一个招摇撞骗的假道士,而是终南山里一座远近闻名的大道观里的道长,那么大的道观是不可能骗人的。何况道士也是人,他们也要吃饭,出家人为所在的道观或者寺庙化缘也属正常之事。”

    “达之兄已经去过那座道观探访了?”

    “已经去过不止一次了,最近两月来,那位道长每次从长安返回终南山,我都会随同那位道长去终南山游玩。道长说愚兄有仙缘,只要放下凡心安心出家修行,用不了几年就能得道成仙。我每次去终南山,道长都会亲自陪着我到处游览观光,对愚兄可谓是青眼有加。尤其是道长所在的那座道观,年轻的道士和小道童每次见到那位道长,都会毕恭毕敬地施礼并口尊道长,这也使得我更加坚信那位道长不是凡人,更加坚定了出家修行的信念。”

    这么看,一切都很正常,秦钺觉得一定是自己想多了。

    焦遂继续道:“其实带那么多钱去出家,也并不完全是那位道长的意思,这主要还是因为愚兄的原因。寒兵兄弟,你也知道,愚兄向来是个不喜正事的闲散之人,早就无拘无束惯了。我这么做也是想为道观尽一份力,也好在道长那里谋求一份闲散的差事做,那样就不用辛辛苦苦地从一个初入道观的小道士做起了。”

    这个秦钺倒是能理解,焦遂毕竟是个懒散惯了的甩手大掌柜,让他去道观里做个火工道人什么的,每天挑水劈柴生火做饭,他还真不一定能受得了那份辛苦。

    秦钺道:“达之兄,既然你想来城里找买家,你为何不直接问问嗣王殿下?嗣王殿下父子俱为王爷,据我所知,他们父子不但在各自的封地有数万亩土地,在长安城近郊也有几处农庄和大片土地,对嗣王殿下来说,接手你家里的那点土地根本就不算个事。”

    想不到焦遂却道:“我已经问过嗣王殿下了,嗣王殿下说,寒兵兄弟虽然开了那么多铺面赚了很多钱,但家里却没有任何土地和农庄,嗣王殿下想让愚兄先来问问寒兵兄弟是否有兴趣接手我家里的那些田产。”

    秦钺这才知道,焦遂之所以来找他,原来是李嗣恭让他来的。

    秦钺很欣慰,有好事李嗣恭能第一个想到他,这个朋友他也算没白交。

    焦遂喝了口茶,接着道:“寒兵兄弟,你我是无话不说的好兄弟,如果寒兵兄弟有意接手愚兄家里的那些田产,愚兄肯定会给寒兵兄弟一个相对低廉的价格的。”

    秦钺道:“可是达之兄,兄弟只是一个在城里长大的少年,五谷不分六畜不辨,既不懂稼穑之事,也不懂如何管理农庄,我要那些田产有何用处?”

    焦遂道:“寒兵兄弟,愚兄也不懂稼穑,还不擅经营,不是也一样维持了这么多年?寒兵兄弟你既然有能力打理这么多产业,分出一二分精力打理个农庄又能算得什么?反正有佃农代你耕种土地,又不需要你亲自下田耕种,愚兄觉得这事对你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秦钺在心里权衡了一下,现在自己手里正好有五千多贯钱无处使用,拿出一部分钱买下焦遂的土地和农庄倒也不至于伤筋动骨,而且手里有几百亩田产也不是什么坏事,就当是一项长期投资也未尝不可。

    关键是以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