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大唐第一巨商》正文 第114章:答谢宴会
了,一般人家就算不吃不喝积攒上几十年,也很难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来。何况还有那么多锦缎、熟绢和火麻布,这些可都是能直接兑换成真金白银的东西。</p>

    常安宣唱完毕,这才上前将礼单呈给秦钺。</p>

    秦钺将礼单交给李红,并吩咐道:“让兄弟们将嗣王殿下的贺礼抬进去,挂上红绸摆放在最醒目的位置,另外别忘了给兄弟们打赏。”</p>

    有钱能使磨推鬼,没等李红说话,常安抢着道:“秦少郎君,您就放心吧,不用红姑娘动手,兄弟们保证把东西摆放得妥妥当当的。”</p>

    常安说罢,又对着抬礼盒的王府家丁们大声道:“兄弟们,东家有赏,脚下都走稳了!”</p>

    收下了李嗣恭的贺礼,张市丞、秦淮仁等人继续指挥秦威和市吏们挂匾。</p>

    挂匾需要两个人站在高凳上将匾牌高高举起,常安自告奋勇帮着秦威一起挂匾。</p>

    此时的众乐坊门前人头攒动,聚集了很多看热闹的商家和老百姓。</p>

    很多来东市赶集的寻常百姓都不知道这又是哪个有权有势人家的子弟开的买卖,不但市署的官员亲自前来主持挂匾仪式,甚至连亲王府的人都来送礼捧场了。百姓们更不知道的是,这“众乐坊”究竟是干什么的,到底是卖萝卜的的还是卖葫芦的。</p>

    “老兄,这是谁家开的买卖啊,这么大的动静?”</p>

    “不知道啊,可瞧这阵势,来头肯定不小啊!”</p>

    “这众乐坊到底是卖什么的呀?”</p>

    “听说是卖玩物的,还卖鸟卖蟋蟀!”</p>

    “看来还是有钱人会玩啊,居然能想出这样的买卖来!”</p>

    不提百姓们如何议论,单说张市丞口里大声喊着:“上,上,再上,再上,再上一点!”</p>

    为了讨个吉利,买卖开业挂匾牌时,往往都是先从低处慢慢向上举,决不能从高往下放,如果再赶上个不懂事的,嘴里再喊几声“下下下”,那还不得把主人家给气晕了。</p>

    “好!爆竹声声,生意兴隆;匾牌挂起,大吉大利!”</p>

    随着噼里啪啦的爆竹之声,张市丞口里喊出一声好,站在两侧高凳上的秦威和常安稳稳地将匾牌安放在了门楣之上早已提前装好的木托和挂钩之上,门前一众围观的商家和百姓人等纷纷拍手叫好。</p>

    爆竹?大唐开元年间有火药吗?没有!即使有也只能去炼丹家的炉子里找!</p>

    没有火药哪来的爆竹?有!唐代还真有爆竹,而且还是货真价实地地道道的的爆竹。</p>

    唐代的所谓爆竹,就是将一些短竹竿淋上油脂燃烧,随着火势慢慢增大,竹子的竹节就会发出噼里啪啦的爆裂之声,条件好的人家在燃烧爆竹时还会往竹子里加一些硫磺和硝石等易燃物助燃,这就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原始爆竹。</p>

    古人每逢传统节日、婚庆、开业、庙会等喜庆的日子,都有燃烧爆竹的习惯,特别是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燃烧爆竹辞旧迎新,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正是因为鞭炮起源于燃烧爆竹,即使是到了后世有了火药的年代,大部分人依然还把鞭炮称为爆竹。</p>

    挂完匾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