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大唐第一巨商》正文 第113章:嗣王殿下来贺喜
亿的天价,但几百两银子还是值的。</p>

    焦遂送上的玉如意看上去最不值钱,但少说也能换三两个窑厂。</p>

    不过贾少纨这次可亏大了,秦钺租他家的房子一年才六贯钱,而贾少纨送给秦钺的这套文房用品至少也要五七年的房租。当然秦钺也明白,人家贾少纨之所以会给他送这么贵重的贺礼,可不是看他的面子,而是看的汝阳王李嗣恭的面子,这些钱早晚都要找机会还回去的。</p>

    其他富家子弟也不可能空手而来,也都送上了或多或少的贺礼。不过就算最少的也有十两银子,一个人的贺礼就能抵得上秦家那些老亲故友送的全部贺礼的几十倍还多。</p>

    法洪寺住持虚怀大师带着首座虚谷和小沙弥智能走到秦钺面前,双手合十道:“秦少郎君,虚谷本是出家人,按理说是不该涉足这尘世间的俗事的,但一来秦少郎君佛缘广大,乃是代佛祖与民同乐的大隐,正如秦少郎君那时所说,与民同乐亦是普度众生,这样贫僧就必须要来了!”</p>

    看来老和尚至今还不知道秦钺当初和他说的那些话都是信口开河,仍然认为秦钺是真佛转世,尤其是看到秦钺只用了三个多月就从一个讨饭花子变成了一个富人,就更加坚定地认为秦钺绝不是个凡人了。既然秦钺不是凡人,那他当初说的那些话肯定也都是真的了。</p>

    其实虚怀并没有什么错,秦钺还真是一个转世重生的大隐,只不过不是个真佛而已。</p>

    老和尚让虚谷拿过一个红木方盒,接着道:“出家之人万事皆空,也没有什么可以作为贺礼送给秦少郎君的,这里有一串佛珠,乃是用一百零八颗精心打磨过的和田黄玉珠子串成,是十几年前一位檀越送给贫僧的。出家人不贪财,留着此物也没什么用处,既然秦少郎君欲效陶朱公,贫僧就将这串念珠转赠给秦少郎君,也算让这串珠子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主人!”</p>

    秦钺不禁大惊,心道:“和田黄玉!和田黄玉!真的是和田黄玉吗?”</p>

    身为古玩世家里出来的人,秦钺不可能不知道和田黄玉的价值。</p>

    因为产量少,优质的和田黄玉甚至比和田羊脂白玉还要名贵,就算玩了一辈子玉的人,很多人到老都没见过和田黄玉的庐山真面目。即使是秦钺爷爷,玩了一辈子古玩,手里也只有一块小得可怜的和田黄玉。</p>

    这老和尚一下子就送给秦钺一百零八颗和田黄玉,这就等于送了秦钺一座金山银山。</p>

    关键是金山银山有价,而和田黄玉根本就没价,因为在秦钺前世的玉石市场上,和田黄玉早已绝迹多年,有钱你也没地儿买去。即使是在这一千三百年前的大唐朝,和田黄玉也是不多见的。</p>

    秦钺微微颤抖着双手接过木盒,打开看了看,见盒中有一块黄绸子,黄绸子中间确实包着一串用和田黄玉精雕而成的念珠,每一颗珠子都比鸽子蛋还要大。这要是放在秦钺前世,这串念珠最不济也能卖两三个亿。</p>

    看到这一串佛珠,虽然秦钺眼睛都快放出光来了,但为了让老和尚觉得送对了人,还不忘卖弄上几句:“东汉许慎许孝廉在《说文》中有云,玉,石之美者也!秦某虽然年少,但缘于家父是个爱玉之人,年少时也曾见过一些美玉,但今日还是头一遭见到这么晶莹润泽的和田黄玉,真是粒粒都堪比沧海明珠啊!”</p>

    秦钺叫过李红道:“红妹,既然这是虚怀大师的一片心意,那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