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大唐第一巨商》正文 第75章:准备开店
闲着没事也可出门访友,和现在没什么不同的。要说真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脱离了世俗羁绊,变得更加自由了。”</p>

    “达之兄就不能再考虑考虑了吗?”</p>

    “哥哥已经考虑了几年了,此番心意已决,木已成舟,已是断难回头了!”</p>

    “那达之兄真的就甘愿舍下祖上留下的这些产业而不顾吗?”</p>

    “我早已考虑好了,明年开春春耕之前就把土地和农庄都转给他人,然后把这些钱都捐到道观里去,既能换个安身立命之所,也能积德做些善事,也算是对得起祖宗了。”</p>

    秦钺也叹了口气:“既然达之兄心意已决,兄弟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不过,这盘下窑厂的钱兄弟还是要付给达之兄的,这样兄弟也能求个心安理得。”</p>

    一个不要,一个非得要给,在秦钺一再坚持下,焦遂只得道:“好吧,寒兵兄弟,哥哥知道你是个不肯轻易接受嗟来之食的人,那咱们就按兄弟说的办吧!哥哥把转让窑厂的钱也捐到道观里去,就算替寒兵兄弟做善事了。”</p>

    酒席结束后,双方便去了白鹿镇的里正家里,在王伯和几名乡绅证明下,签订了窑厂转让文书,转让价为三十贯钱。</p>

    古代皇权不下县,最低的行政级别就是县一级,乡村都是由乡绅联合自治。</p>

    三十贯钱相当三十两银子,这些钱可以在长安城南半城买下一处相当不错的宅子,要是在乡下,可以买好几处农家小院,至于买下一个小窑厂,虽然不算贵,但也不算便宜。</p>

    关键是,秦钺要的不是小窑厂,而是窑厂周围的那片土地。</p>

    窑厂虽然不大,但加上周围的荒坡,占地足有几十亩,有了这一大片土地,等秦钺手里的资金充裕了,他就可以将窑厂的规模扩大几倍,正式开始大规模生产实用瓷器了。因为他比任何人都心知肚明,虽然靠高价卖蟋蟀罐能赚到快钱,但蟋蟀罐毕竟是小众商品,市场总有饱和的那一天,这种模式并非长久之计,要想赚到更多的钱,早晚还是要发展实业的。</p>

    正式盘下了窑厂,秦钺和秦七郎便返回了长安城。</p>

    虽然盘下窑厂花掉了三十贯钱,但加上最近两天卖蟋蟀罐赚到的钱,秦钺和李红手里的钱不但没有减少,还增加了几十贯,已经有三百多贯钱了。</p>

    经过思量,秦钺决定在东市上租一间临街的铺面,先开一家玩物店,这样不但有了固定的经营场所,同时也有了存放钱财的地方。因为临街的商铺一到晚上就会在门窗外加装一层防盗的门板和窗板,整个东市也有坊墙和市门环绕,一天十二个时辰还有市署的市吏和巡夜的军士负责巡视,安全系数还是比较高的。</p>

    既然打算开店,就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和合适的房子。</p>

    秦钺并不打算把自己的店铺开在东市最繁华的地方,因为越是繁华的地方租金越贵。</p>

    他这么决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地脚好坏并不是他开店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p>

    就像现代社会里的大型集贸市场一样,卖猫、卖狗、卖石头的店铺一般都集中在比较偏僻的集市一角,开玩物店也是同样的道理,并不需要在集市最繁华的地方租房子,因为卖玩物毕竟不同于卖菜卖肉卖吃食的,买卖好坏和地脚好坏并没有太直接的关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