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大唐第一巨商》正文 第73章:第一桶金
/p>

    真想看看那个公开霸占自己年轻貌美的儿媳妇的无耻老流氓,到底长得有多猥琐。</p>

    真想看看那个亲手把大唐朝推向盛世巅峰,又因为自己贪图享乐、重色轻子、任人不明、昏庸无道而引发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致使天下上千万人丢掉性命,亲手把盛世大唐毁灭的鸟皇帝,到底有多可恨。</p>

    据史料记载,大唐天宝年间全国在籍人口有六千多万,到八年安史之乱结束,只剩下不足两千万,所以有人说安史之乱最少死了三千多万人。因为这里面有大量逃户和脱离中原政权的少数民族也被算在了死亡人口中,所以这个数字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可信度。</p>

    但是,直接死于战争的,数百万人还是有的,再加上因躲避战争而产生的大量流民,病死饿死的人不计其数,死亡一千到两千万人还是可信的。</p>

    秦钺是善良的,他情愿不要短如白驹过隙的盛世大唐,只要一个金戈铁马以铁血精神屹立在世界之林的稳定大唐,也不愿看到炎黄子孙自相残杀,不愿看到那么多人死难。</p>

    可能有人会说,安禄山和史思明都不是汉人,安史之乱算不上炎黄子孙互相残杀。</p>

    但事实却是,唐代正处于民族大融合时期,而康姓胡人和原始突厥人本身就属于黄色人种,到开元盛世时期,大部分突厥人和康姓胡人都已归顺大唐朝,成为了大唐子民,安禄山和史思明做的也是大唐官员,他们也是华夏民族的一份子。更为重要的是,跟随安禄山和史思明参加叛乱的河东、河北、范阳、平卢四镇子弟大部分都不是突厥人,而是地地道道的炎黄子孙,事实上安史之乱就是发生在华夏民族内部的一场内乱。</p>

    秦钺迫切地想看到李隆基,可他四处踅摸了半天,愣是没看到李隆基在哪,别说李隆基,就连文武百官和大队人马都没看到,祭秋台四周虽然人山人海,但除了老百姓还是老百姓。</p>

    秦钺问秦七郎道:“七郎,李官家和文武百官什么时候来西郊祭拜秋神?”</p>

    秦钺只知道古代的皇帝每逢春秋两季都会率领文武百官出城,在东郊或者西郊举行迎接春神青帝或者秋神白帝的盛大祭祀仪式,前几日在东市上也听别人议论过,说中元节这天大唐皇帝李隆基和文武百官要到西郊祭拜秋神,但他却一直不知道仪式在什么时辰开始。</p>

    秦七郎看着秦钺道:“三哥,难道你不知道吗?迎接秋神的仪式不是早就举行过了。”</p>

    秦钺不禁有些纳闷:“现在刚刚辰时过半,仪式是什么时候举行的?”</p>

    秦七郎道:“皇家不管是祭天祭地也好,还是春秋两季祭拜春神和秋神也好,都是在日出前七刻进行,那时候城门还没开放呢,所以一般长安城里的老百姓是看不到的,白天的时候这里只有老百姓在祭拜。”</p>

    秦钺不禁有些失望,他来西郊就是为了看李隆基来的,他既然来到了盛世大唐,就没有理由错过为数不多能见到李隆基的机会,要是想看老百姓,东西两市上多的是,他根本没必要跑这么远,还不如利用不能做生意的这个时间去白鹿原看看自己的窑厂呢!</p>

    秦钺觉得,要是这么好的机会都见不到李隆基,那他这辈子可能就真没机会见到李隆基了。要知道,虽然他和李隆基住在一个城市里,但却和李隆基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一个是高高在上看不到摸不着的皇帝,一个是身份低微在集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