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大唐第一巨商》正文 第47章:茶马互市
    秦钺并不知道秦七郎和玛娅姐妹是什么关系,虽然心中充满了好奇,但他并没有打探别人**的特殊爱好,所以就没有主动去询问秦七郎。</p>

    秦七郎看上去似乎也有些不好意思,见秦钺没有问,也就没主动向秦钺解释什么。</p>

    其实即使不问,秦钺也能猜出秦七郎是怎么认识玛娅姐妹的。</p>

    因为西市上有很多胡人开的酒肆,胡人酒肆和汉人开的酒馆不同,在胡人酒肆里当垆卖酒的一般都是年强貌美的胡女。秦钺猜想,既然玛雅姐妹家里就是开酒肆的,那秦七郎肯定是因为和朋友去胡人酒肆喝酒才认识玛雅姐妹的。</p>

    秦钺和秦七郎在皇城和宫城附近游玩了一上午,看看午时将近,便回到东市和在东市上卖蝈蝈的李红一起去张全母子的面食店吃了中饭,下午哥俩又去了西市。</p>

    西市是长安城中乃至整个中原地区最大的茶马互市——按现代人的说法就是外贸市场,既是来自西域各国货物的集散地,也是胡商从中原地区采购货物的地方——唐时规定胡商只能从规定的市场上采购货物,交易还要经过管理胡商的外贸机构市舶司许可。</p>

    由于从长安城往返一次波斯或大秦国要一两年,为了来时住宿方便,许多番邦国家都在长安城中购买或建造了馆舍,安置了留守人员,像波斯人就在西市里建有波斯邸。</p>

    因为很多胡人经年累月住在长安城中开货栈开酒肆,人以群分物以类聚,长此以往便形成了西市这个以对外贸易为主的大型集市。由于古人还没有“丝绸之路”的说法,而是把“丝绸之路”叫做“茶马古道”,所以像长安西市这种以经营外贸进出口商品为主的集市在唐时就叫“茶马互市”。</p>

    据说长安城中的很多汉族大商人都是靠和胡人做生意起家的,他们利用马帮和驼队从大唐各地低价采购大量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胡商喜欢的货物运到长安,然后再高价转卖给胡商赚取丰厚的利润,很多人都因此发了财。</p>

    在西市上,还活跃着很多精通多个民族语言的牙郎。</p>

    古时候的牙郎除了少数跑单帮的,一般都受雇于牙行或者邸店老板,负责为买方和卖方牵线搭桥,靠赚取买卖双方的佣金生活,他们的作用有点类似秦钺前世的翻译和经纪人。</p>

    唐代茶马互市上的牙郎因为通晓多个民族的语言,是专门为汉商和胡商牵线搭桥的,有点类似清末民初时期的那些为洋人跑腿办事的洋行买办。</p>

    当然,现在的秦钺还不具备和胡商做生意的实力,要做也只能做一些小本生意,而且大多数受众都是汉人,所以也就用不上牙郎。</p>

    和秦七郎走在西市的大街上,秦钺看到,西市和东市的格局一样,也是占两坊之地,集市内纵横各有两条宽达十六七米的市街,将集市分为九宫格状。市场内茶坊、酒肆和客栈林立,成排的店铺鳞次栉比,其间还夹杂着几家抵押货物的质库和供客商存储银钱的柜坊。</p>

    宽阔的马路两旁汉胡各族的小商小贩沿街摆摊叫卖,大街上车如流水马如游龙,驼铃声声清脆悦耳,赶集的百姓更是摩肩接踵,好一派繁忙景象。</p>

    虽然西市和东市大小差不多,但西市要比东市繁华了许多。</p>

    东市的大部分店铺都集中在西半部,而西市可谓寸土寸金,不分南北西东,几乎每一条街道的两侧都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