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火魂记》正文 第一章 紫气
子闭着眼,坐了三四个钟头,引得一众弟子面面相觑,不知掌门人心里打什么主意。

    大厅里鸦雀无声,偶尔传出一两声咳嗽。众弟子按辈分站着,分列开来。

    站在大厅最前面的,是资历较深的弟子,他们皆背负仙剑,衣袂飘飘,神情严肃地等待着。

    站在大厅后面的,大多是资质较低或入门不久的弟子,因人数众多,大厅里挤不下,后面的弟子便排到了大厅之外。外面的弟子不知道大厅内发生着什么,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往内瞧着,人太多,其实什么也没瞧见。

    大厅最外面,站着两个小道童,这是整个门中资历最低的弟子。两人年纪约莫七八岁,其中一个,因为站的久了,脚微微打颤,另一个则打起了瞌睡。

    秋日的暖阳照着,打瞌睡的道童流着口水,因站在最后面,谁也没有注意到他。那道童的身体像个不倒翁似的摇晃着,忽然“咚”地一声,整个身体摔在大厅门前的台阶上,额头上青了一块。道童睡得迷迷糊糊的,揉了揉额头,不知道是自己摔的,还以为是师兄教训他不专心打的,便带着哭腔嚷道:“师兄,我再也不敢了”,惹得前面的弟子一阵大笑。

    玉真子皱了皱眉头,假装咳嗽了一声,外面的骚动才渐渐安静下来。

    “唉,”玉真子轻轻叹了一口气。这年轻一代的弟子,不识礼数,心太容易被外物所惑,此乃修道之大忌。本门最基础的道经《清风经》第一章第一句便是“道以静为体,以柔为用”,看来这些年轻弟子每天念的经都白念了。

    玉真子心里愈发担忧起来。紫阳一派,虽有千年历史,但人才青黄不接,门中的弟子竟是一代不如一代。反观江湖上那只有百年历史的天龙门,年轻有为的弟子数不胜数,江湖传言天龙门的掌门人沈玉龙,也不过而立之年。那天龙门在江湖中一呼百应,几次在仙剑大会上羞辱紫阳门,简直不把他这个年过七旬的老头子掌门放在眼里。

    现实终究是残酷的。紫阳山位于中原与西南的交界,地方偏僻,又处于与魔教战斗的前沿,稍有资质的年轻人都选择了像天龙门这样的中原大门派。至于年轻的女弟子,则更是没有,紫阳门已经多年没有收过女徒。

    紫阳一派自开山以来,到玉真子已是第八代弟子。玉真子的师兄广陵子,师弟玉阳子、丹阳子,皆为第八代弟子中的佼佼者。如今的紫阳门,之所以在江湖上还有一定的地位,之所以魔教还不敢侵犯,很大程度上是忌惮这四个人的实力。可惜光阴易逝,四人眼看到了垂暮之年,第九代弟子却不成气候。难道紫阳一派,真的到了气数已尽的地步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