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信陵公子》正文 第二十四章 兄弟之论
    范雎住处在大梁城东不远的一个小小的学馆里。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这学馆是他一位教书的远房长辈所开设,范雎家中无依,日常若不出去游学,便在这学馆中帮着长辈教书为生。说是教书,其实也不过教附近的一些孩童略识些文字,启蒙罢了。后来这位长辈仙逝,没有后嗣,范雎便把学馆继承下来。

    今日范雎无事,早早散了学,自己在学馆前的枯草地上靠着一根木桩,席地而坐,安静看书。忽见远远两人骑马而来,一个是平常交好的郑安平,一个却是昨日刚刚结识的公子魏无忌。

    范雎认出两人,也不起身,反而躺下来,将手中竹简盖在脸上,闭目养神。只听得马蹄声越来越近,然后停住,又是两个人翻身下马的声音。范雎只是不动。

    忽然脸上一阵风过,盖着的竹简却被人夺走。范雎睁开眼,只觉阳光满目,忙手搭凉棚,看见郑安平手中拿着竹简,正坏笑着盯着他。无忌立在一边,也脸带微笑。

    郑安平摆弄了几下竹简,见范雎爬坐起来,笑问道:“青天白日的,你躺在这里做什么?”

    范雎故意正色道:“今日日光甚好,我在这里晒书。”

    郑安平奇道:“晒书?”看看手里的竹简,“范兄学馆之中,不是有千卷藏书吗,怎么只晒这一个?”

    范雎指了指肚子:“千卷书都在这里了!”

    郑安平闻言大笑,将竹简丢给他:“无忌公子来了,你还不快起来迎接!”

    无忌却明白,范雎之所以如此,就是不想要早早起身迎接自己,显得逢迎权贵,所以故作清高之态。偏又做得潇洒有趣,让人不会觉得他故意无礼。

    想至此,无忌不禁莞尔。既然别人清高自负,他便干脆抢先见礼,一揖到底:“无忌见过范子!昨日承蒙范子教诲,今日特地随郑兄再来拜访讨教。”

    范雎见无忌如此礼贤下士,便收了清高做派,起身还礼道:“不敢!范某所在这学馆简陋,恐怕无以招待公子。”

    无忌摆手道:“不必!无忌此来,是要拜见范子。既然见到范子,进不进学馆又有何妨。范子如不介意,我等就在这里幕天席地,坐而论道可好?”

    范雎笑道:“如此免了我的待客之礼,甚好甚好!”

    于是三人便都坐在这枯草地上,谈天说地。无忌的小马和郑安平的坐骑,也一起满山野乱跑,十分欢畅。

    范雎见无忌谈吐不凡,人品贵重,又虚怀若谷。虽然仅仅两日相交,却是一见如故,十分喜爱,心中便有意点拨他一二。一时话题讲到春秋掌故,范雎看看无忌,故意讲起“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来。

    这故事说的是春秋之时,郑武公娶了一位夫人,先后生下郑庄公和共叔段两个儿子。武公夫人疼爱小儿子共叔段,多次请求郑武公立共叔段为太子,武公都没有答应。后来庄公继位,他的母亲武公夫人便请求把共叔段封到险要的制邑去,庄公不准。武公夫人又请求把他封到大城京邑,庄公答应了。大臣们都来跟庄公说,把弟弟共叔段封到这样一座重要的大城,不合法度,肯定会不利。庄公却只推脱,不加处理。后来共叔段果然在封地上大肆经营,甚至又抢夺了另外几座城池。大臣禀报庄公,庄公依然不理会。直到最后,共叔段干脆起兵造反,却被早有准备的郑庄公反手灭掉。由此还留下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成语。

    无忌听完叹道:“共叔段仗着母亲溺爱,狂妄自大,多行不义,不孝不弟,终于自取灭亡。”

    范雎盯着无忌道:“不然!共叔段之所以灭亡,实在是他的兄长郑庄公故意纵容的结果!”

    看无忌有些不明白,范雎继续道:“其实庄公灭掉共叔段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