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步生莲:六宫无妃》正文 84、如沐春风(一)
经过她先尝一遍,才能送给林琅服用。她原本对崔姑姑选来的两名老宫人不大放心,暗中留意观察,却发现她们尽心尽力,方子、食材都精挑细选,并没有不妥当的地方。

    不准打扰的口谕,对拓跋瑶毫无效果,有时清早、有时傍晚,拓跋瑶总会到长安殿来。当初冯妙用来吸引她的那一手小把戏,现在被拓跋瑶玩得十分熟练,时不时拿来逗林琅开心。每次拓跋瑶来时,长安殿内总是笑声不断。

    隔着轻薄纱衣,已经可以看见林琅的小腹微微隆起,拓跋瑶把手放在上面,眨着一双大眼睛问:“这里面真的有我小侄子么?”

    林琅被她说中心底隐秘,眼眶情不自禁有些泛红,这孩子的确是她的侄子,只不过……

    拓跋瑶把整个脸都贴上去:“小侄子,我是你姑姑,等你出来,姑姑那些好玩儿的东西,都送给你玩。”冯妙看她一脸认真的样子,像下了很大决心似的,撑不住发笑:“公主不如早早选定驸马,那些好玩儿的、好吃的,舍不得送出去,就索性留给自己的儿子好了。”

    一句玩笑话,倒让拓跋瑶满脸绯红,追着冯妙打。冯妙笑着讨饶,绕着盘龙金柱躲闪,没几下两人就闹成一团。

    “不行,你敢冒犯本公主,本公主要罚你,”拓跋瑶故意板着脸,“就罚你替本公主想一个最刁钻难答的问题。”

    冯妙理一理散乱的鬓发,忽然想起拓跋瑶说起过的、在云泉寺待客的人,便问:“上次公主把那个人从竹帘后请出来了没有?”

    拓跋瑶一脸沮丧:“我兴冲冲地去了,却听人说,那位公子回家去了。直到前几天,他才又出现了,我把那句话原封不动地拿来问他,听见他在竹帘后只笑却不说话。到我要他依约出来时,他却说,要真正想出这句话的人前来,他才会履行诺言。”

    “他怎么知道这话不是你想出来的?”冯妙被这神秘公子勾起了好奇。

    “他说,我一进门便迫不及待,说这话时声调抑扬顿挫,字音都咬得很重,显然是从别人那里听来了这句话,顿时觉得茅塞顿开,转述时一个字都不敢改动。”拓跋瑶一时怒一时笑,万分惋惜,“所以,这次你要帮我想一个问题,我难倒他,他就不得不出来了。我倒要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人物。”

    这位公子能从细微之处入眼,看穿拓跋瑶的心思,倒也不是只会空谈的纨绔膏粱。冯妙略想了想,忽然抿嘴笑着,走进小膳房去抓了几位药出来,摆在紫檀木几上:生地、远志、石菖蒲、川连、当归、甘菊、麦冬、甘草、甘枸杞。

    拓跋瑶凑过去看,除了枸杞在汤里见过,别的一样也不认识。

    冯妙用手指卷着鬓边垂下的发丝:“公主再去时,等他送上茶来,便把这几味药材给他。这副方子有个名字,叫做‘清心明目’。公主赞他的茶好,他碍于面子,也得想出点什么来,回敬公主才行。”

    拓跋瑶眨着眼睛听着,似懂非懂。

    “不过清心明目四个字,无论从哪个字读起,意思都是一样。他的回答,必须也要是同样的一句话,而且不拘是方子也好、古曲也好、动作也好,总之不能直接说出来,要靠意会。”冯妙一点点解说下去,用手指拨动木几上的药材,“倘若他答出来了,公主就把生地、远志、当归这三位药指给他看,之后无论他做出什么反应,公主都不要再说一句话,起身告辞。”

    “为什么?”拓跋瑶听得满头雾水,这样她岂不是仍然输了?

    冯妙笑意狡黠,双眼弯弯如月:“公主只管试试就是,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这三味药恰会说中他的心事。公主此时走了,便轮到他四处打听公主的去向了。”

    拓跋瑶把那几味药材小心包好,虽然不解其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